“三池更幽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池更幽絕”全詩
三池更幽絕,澄澈皆可鑒。
深處有蟠蛟,游子不敢瞰。
獨向月明時,臨流學清梵。
分類:
《天目山僧隱居》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目山僧隱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文珦。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卜居就窮崖,
幾席凈如氾。
三池更幽絕,
澄澈皆可鑒。
深處有蟠蛟,
游子不敢瞰。
獨向月明時,
臨流學清梵。
詩意:
這首詩以一位隱居于天目山的僧人的視角,描繪了他清靜深山的生活。他選擇在險峻的崖壁上搭建簡陋的住所,這個地方安靜整潔,幾乎如同寬敞的房屋一般。周圍的三個池塘更加幽靜,清澈的水面可以映照出周圍的景色。然而,這個地方深處可能隱藏著危險,有一條蟠蛟潛伏其中,因此游子們不敢貿然靠近。只有在月明之夜,僧人獨自一人面對流水,傾聽它流淌的聲音,領悟其中的清凈與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隱居僧人的生活環境的描繪,展現了深山清修的理想狀態。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僧人在天目山的隱居生活。詩中的窮崖、凈席、幽絕和澄澈等詞語,將僧人所居之地的特點描述得生動而清晰。與外界喧囂和浮躁相比,這個地方寧靜而純凈,使人心神安定。然而,詩中也暗示了隱藏在寧靜之下的危險,蟠蛟的存在象征著隱居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最后兩句表達了僧人獨處月明之夜時的境界,他借助流水的聲音,學習佛教中的清凈和寧靜,追求心靈的升華。
這首詩詞通過隱喻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于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描繪了一個僧人在深山中隱居的景象,以及他在清靜中尋找內心平靜的過程。這種追求內心寧靜的境界,對于現代社會的忙碌和喧囂有一種啟示和警示作用。詩中的山水與僧人的心境融為一體,使讀者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祥和。
“三池更幽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mù shān sēng yǐn jū
天目山僧隱居
bǔ jū jiù qióng yá, jǐ xí jìng rú fàn.
卜居就窮崖,幾席凈如氾。
sān chí gèng yōu jué, chéng chè jiē kě jiàn.
三池更幽絕,澄澈皆可鑒。
shēn chù yǒu pán jiāo, yóu zǐ bù gǎn kàn.
深處有蟠蛟,游子不敢瞰。
dú xiàng yuè míng shí, lín liú xué qīng fàn.
獨向月明時,臨流學清梵。
“三池更幽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