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梟東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楊梟東負”全詩
地僻無行人,方塘水交流。
分類:
《郊外春日》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外春日》是宋代釋文珦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春日郊外的景色為題材,描繪了一個寧靜、恬淡的田園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
枝垂楊樹向東傾斜,
桐花飄散,鳴鳩醉舞。
荒僻之地無行人往來,
方塘的水悠然流淌。
詩意和賞析:
《郊外春日》以其簡潔而清新的筆觸,展現了春日郊外的寧靜與和諧。詩人以一種淡泊的心境,描述了郊外春日的景色,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的田園世界。
首句“枝垂楊樹向東傾斜”,以枝垂楊樹的形象描繪出郊外春日的景象。楊樹垂下的枝條,象征著自然的柔和和活力。整個景色向東傾斜,傳達出陽光的溫暖和光明。
接著,“桐花飄散,鳴鳩醉舞”。桐花的飄散與鳴鳩的歡鳴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桐花是春天的象征,它們在風中輕盈地飄舞,為整個景色增添了一抹嬌艷。鳴鳩的鳴叫聲昭示著春天的到來,它們似乎也沉醉于這美好的季節。
第三句“荒僻之地無行人往來”,描述了這個地方的幽靜和荒涼。遠離塵囂和喧囂,這個地方沒有行人經過,更增添了它的寧靜和幽雅。
最后一句“方塘的水悠然流淌”,以方塘水流的形象表達了時間的靜美。水從方塘中悠然流淌,流動的水象征著歲月的流轉,也展現了自然的恒久不變。這一景象與前文的描繪相呼應,強調了詩人對自然的凝視和對恬淡生活的追求。
通過這首詩詞,《郊外春日》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恬淡的春日田園景象。詩人用他獨特的視角,傳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寧靜的力量。
“垂楊梟東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wài chūn rì
郊外春日
chuí yáng xiāo dōng fù, tóng huā zuì míng jiū.
垂楊梟東負,桐花醉鳴鳩。
dì pì wú xíng rén, fāng táng shuǐ jiāo liú.
地僻無行人,方塘水交流。
“垂楊梟東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