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時正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堪時正午”全詩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動地清風來未休。
咄,下座佛殿,別聽因由。
月五日亦初五,那堪時正午。
采藥藥最靈,問疾疾即愈。
分類:
《偈頌一百五十首》釋心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釋心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動地清風來未休。
咄,下座佛殿,
別聽因由。
月五日亦初五,
那堪時正午。
采藥藥最靈,
問疾疾即愈。
詩詞以一位空手持鋤頭,步行騎水牛的形象開篇,展現了一種樸素的生活場景。詩人描述了一個人從橋上經過,但橋下的水卻不流動,同時清風卻不停地吹動。這種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越常規的感受。
接著,詩人突然宣稱“咄”,并提到佛殿的下座,表示要離開世俗的言談,不再糾纏于瑣事。詩中還特別提到了時間,即農歷五月初五,正值正午時分。這一細節可能是為了凸顯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采藥的功效,暗示著藥物的神奇療效,以及對于疾病的迅速康復。這種描述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超越常規的力量,使人在病痛時得到療愈。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以及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描繪,傳遞了超脫塵世的情懷和對于超越常規的力量的追求。它以樸素的場景和意象,引發讀者對于生命、自然和超越的思考。
“那堪時正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wǔ shí shǒu
偈頌一百五十首
kōng shǒu bà chú tou, bù xíng qí shuǐ niú.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rén cóng qiáo shàng guò, qiáo liú shuǐ bù liú,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dòng dì qīng fēng lái wèi xiū.
動地清風來未休。
duō,
咄,
xià zuò fó diàn, bié tīng yīn yóu.
下座佛殿,別聽因由。
yuè wǔ rì yì chū wǔ, nà kān shí zhèng wǔ.
月五日亦初五,那堪時正午。
cǎi yào yào zuì líng, wèn jí jí jí yù.
采藥藥最靈,問疾疾即愈。
“那堪時正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