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嘆聲中偃仰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嗟嘆聲中偃仰時”全詩
若教老漢明斯旨,鼻孔從來向下垂。
分類:
《頌古十六首》釋心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十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心月。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嗟嘆聲中偃仰時,
在嘆息聲中,我俯臥躺著,
Three thousand worlds become distant grass.
三千個世界成為遙遠的草。
若教老漢明斯旨,
如果讓老人明白這個道理,
Nostrils have always pointed downward.
鼻孔向下垂。
詩意:
《頌古十六首》通過幾個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闡述。詩詞中的"三千世界"象征著廣闊的宇宙,而草則代表微小的存在。作者以自己躺臥的姿勢來象征人類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感。"老漢"則代表普通人,而"鼻孔從來向下垂"則寓意人們常常被世俗所束縛,難以超越自我。
賞析:
《頌古十六首》以簡潔而獨特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宇宙的感悟。詩中使用了象征手法,將廣闊的宇宙與微小的存在相對比,表達了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和蒼茫。通過描述自己躺臥的姿勢和鼻孔的形態,作者借喻了人們常常受到物質和世俗因素的束縛,無法真正超越自我,與宇宙相融。整首詩表達了對人生的哲理思考,啟發人們思考自身的存在和與宇宙的關系。
該詩的詩意深邃,語言簡練,意象生動,給人以深思。它通過對宇宙和人類微小存在的象征描述,表達了人生的哲理和意義。這首詩詞引發讀者對自身與宇宙關系的思考,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嗟嘆聲中偃仰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hí liù shǒu
頌古十六首
jiē tàn shēng zhōng yǎn yǎng shí, sān qiān shì jiè cǎo lí lí.
嗟嘆聲中偃仰時,三千世界草離離。
ruò jiào lǎo hàn míng sī zhǐ, bí kǒng cóng lái xiàng xià chuí.
若教老漢明斯旨,鼻孔從來向下垂。
“嗟嘆聲中偃仰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