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一身非妍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識一身非妍丑”全詩
相呼相喚去還來,誰識一身非妍丑。
也無頭,也無手,劫火洞然渠不朽。
豬羊牛馬化為真,毫發不留無可守。
分類: 十二時
《十二時歌》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十二時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釋印肅
詩意:
《十二時歌》以描述日落時分為背景,描繪了寂靜的夜晚和無人的景象。在這樣一個平凡的時刻,人們相互呼喚、往來穿梭,但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面貌。詩人將自身比喻為沒有頭和手的存在,暗示自己超越了個體的局限,超脫了生死的束縛。同時,他將動物們化為真實的存在,表達了一種超越個體的自由和無畏。
賞析:
《十二時歌》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揭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世間萬物的虛幻。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寂靜和無人的景象,強調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視自身內在的真實性。他以自身為比喻,表達了自己超越個體和形式的境界,超越了塵世的束縛。詩中所描述的動物化為真實的存在,展現了一種超越生死和形式的自由,毫不留戀于世俗的束縛。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傳達了深邃的哲理,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它通過對日常平凡時刻的描繪,喚起人們對于自我認知和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對動物的化身和自由的描繪,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對自由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明的語言和隱晦的意象,給人以啟示和思索的空間,引發讀者對于生命本質和人性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太陽落下雞叫時,萬戶千家無人煙。
相互呼喚歸來去,誰能認知真實面?
無頭無手皆無畏,劫火中渠不朽存。
豬羊牛馬成真實,毫發不留無所守。
“誰識一身非妍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shí gē
十二時歌
rì rù yǒu, wàn hù qiān jiā wú bié yǒu.
日入酉,萬戶千家無別有。
xiāng hū xiāng huàn qù hái lái, shuí shí yī shēn fēi yán chǒu.
相呼相喚去還來,誰識一身非妍丑。
yě wú tóu, yě wú shǒu,
也無頭,也無手,
jié huǒ dòng rán qú bù xiǔ.
劫火洞然渠不朽。
zhū yáng niú mǎ huà wéi zhēn,
豬羊牛馬化為真,
háo fà bù liú wú kě shǒu.
毫發不留無可守。
“誰識一身非妍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