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水拾薪時節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挈水拾薪時節至”全詩
挈水拾薪時節至,三通鼓罷物皆鮮。
分類: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是宋代釋印肅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眾生在塵世中的種種煩惱和紛擾,以及修行者通過覺悟和自律來超越塵世的境地。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在動、靜、坐、臥的各個狀態中,展現了修行者對自我的覺察和控制。
朝暮憂歡不我論。
不論是晨曦的歡愉還是黃昏的憂傷,修行者超越了對外界情緒的執著。
眾生垢重汩塵緣,
凡夫俗子的煩惱和紛亂堆積如山,糾纏不斷。
豈自收心同覺源。
修行者通過自我收心,覺悟于生命的本源。
挈水拾薪時節至,
在特定的時刻,修行者挑水、拾柴,從事日常瑣事。
三通鼓罷物皆鮮。
三通鼓聲響罷,一切物象都顯得新鮮而有靈性。
這首詩詞通過對眾生在塵世中的煩惱和修行者對自我的覺悟與超越的描繪,表達了釋印肅對修行之道的思考和領悟。他認為眾生在塵世中面臨著各種瑣碎的紛擾,但只有通過自我覺悟和修行,才能超越這種垢重的塵緣束縛。詩中提到的行住坐臥,代表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狀態,通過對自我的覺察和控制,實現心靈的自由。詩中還強調了時節的重要性,挈水拾薪的平凡動作,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意味著修行者在日常瑣事中體悟生命的真諦。最后,三通鼓聲響罷,象征著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獲得的領悟和啟示,使得一切物象都顯得新鮮而有生命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意蘊深遠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引發人們對內心的深思和對生命的關注。詩詞中的詩意和賞析,讓人們對修行的道路和生命的真諦產生深刻的共鳴。
“挈水拾薪時節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zhù zuò wò sān shí èr sòng
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zhòng shēng gòu zhòng gǔ chén yuán, qǐ zì shōu xīn tóng jué yuán.
眾生垢重汩塵緣,豈自收心同覺源。
qiè shuǐ shí xīn shí jié zhì, sān tòng gǔ bà wù jiē xiān.
挈水拾薪時節至,三通鼓罷物皆鮮。
“挈水拾薪時節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