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至虛而無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體至虛而無痕”全詩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分類: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是宋代禪宗僧人釋正覺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禪宗的思想為基礎,表達了一種超越對立、追求和諧的哲學觀念。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朝代:宋代
作者:釋正覺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禪宗的思想,表達了對于宇宙萬物的本源和統一的思考。詩人通過運用比喻和象征的語言,描繪了一種超越對立和追求和諧的境界。詩人認為宇宙的兩種原始力量相輔相成,萬物都來自于同一個源頭。他用機關的活動和靜止來比喻宇宙萬物的運行,用象征性的形象描繪了宇宙的神秘和深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禪宗的思想為基礎,表達了對于宇宙萬物的本源和統一的思考。詩人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性語言,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了禪宗思想的核心觀念。
詩中的"二儀同根,萬物一源"表達了禪宗的"非二非一"的哲學思想,即超越對立的觀念,認為宇宙中的兩種相反力量實際上是同根同源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貫通。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這兩句詩表達了宇宙的運行之妙和神秘性。機活靜樞是指機關的活動和靜止,象征著宇宙萬物的運行和停息。而玄牝則代表了陰陽的和諧,是宇宙生成的源頭。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這兩句詩表達了宇宙的神秘和深遠。幽指宇宙的深邃和幽暗之處,湛則表示宇宙的清澈和透明。詩人認為,宇宙的奧妙和存在并不顯而易見,但它的存在卻如此真實和永恒。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這兩句詩描述了詩人對禪宗修行的領悟。通過微妙的感知和觸摸,超越了表面的障礙和限制,達到了身心的虛無和無痕的境界。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這兩句詩表達了自然的無聲無息和自然界的和諧。車轍出門而合度意味著自然的運行是合乎規律和節奏的,桃李成蹊而不言則表示自然界的美好和和諧無需言語來表達。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禪宗的思想為基礎,表達了對于宇宙萬物的本源和統一的思考。
“體至虛而無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rén bìng huà zhǔ xiě zhēn qiú zàn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èr yí tóng gēn, wàn wù yī yuán.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
jī huó jìng shū zhī jiù, xiàng chéng xuán pìn zhī mén.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
yōu ér bù hūn, zhàn ér ruò cún.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yòng miào chù ér chū ài, tǐ zhì xū ér wú hén.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
chē zhé chū mén ér hé dù, táo lǐ chéng qī ér bù yán.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體至虛而無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