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茫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水茫茫”全詩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顯而不露,隱而彌彰。
猿啼古木音聲急,鶴宿枯松夢寐長。
朔風作寒色,愛日流恩光。
處處相逢遇,明明不覆藏。
山河無隔越,草木盡敷揚。
剎說眾生說,毗盧舌廣長。
分類:
《偈頌七十八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八首》是宋代釋正覺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對山、云、江、水等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深邃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顯而不露,隱而彌彰。
猿啼古木音聲急,鶴宿枯松夢寐長。
朔風作寒色,愛日流恩光。
處處相逢遇,明明不覆藏。
山河無隔越,草木盡敷揚。
剎說眾生說,毗盧舌廣長。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詩詞以山云、江水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世界萬物的觀察和思考。山云冉冉、江水茫茫的描繪,使人感受到宏大而深遠的自然景觀,給人一種廣闊和壯美的感覺。
詩中的“正不居位,偏不涉傍”表達了一種超然的態度。作者不隨波逐流,不隨世俗的喧囂而浮沉,保持自己的獨立和獨特。他既顯而不露,又隱而彌彰,表達了一種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力量。
詩詞中的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繪,如猿啼古木、鶴宿枯松,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性和感染力。作者通過這些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朔風作寒色、愛日流恩光,傳遞出自然界的變幻和生機。
詩中的“處處相逢遇,明明不覆藏”表達了作者對緣分和相遇的珍視。無論是山河、草木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一種寶貴的經歷,明明地存在而不會被掩蓋。
最后兩句“山河無隔越,草木盡敷揚。剎說眾生說,毗盧舌廣長。”表達了作者對智慧和言辭的崇高追求。山河無隔越、草木盡敷揚,意味著智慧和思想可以超越時空和界限,而剎說眾生說、毗盧舌廣長則強調了智慧和言辭的廣泛傳播和影響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超然態度、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智慧的追求。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文化內涵。
“江水茫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偈頌七十八首
shān yún rǎn rǎn, jiāng shuǐ máng máng.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
zhèng bù jū wèi, piān bù shè bàng.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xiǎn ér bù lù, yǐn ér mí zhāng.
顯而不露,隱而彌彰。
yuán tí gǔ mù yīn shēng jí, hè sù kū sōng mèng mèi zhǎng.
猿啼古木音聲急,鶴宿枯松夢寐長。
shuò fēng zuò hán sè, ài rì liú ēn guāng.
朔風作寒色,愛日流恩光。
chǔ chù xiāng féng yù, míng míng bù fù cáng.
處處相逢遇,明明不覆藏。
shān hé wú gé yuè, cǎo mù jǐn fū yáng.
山河無隔越,草木盡敷揚。
shā shuō zhòng shēng shuō, pí lú shé guǎng zhǎng.
剎說眾生說,毗盧舌廣長。
“江水茫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