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絕思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歷歷絕思惟”全詩
堂堂無影跡,歷歷絕思惟。
明滿環中,兔懷夜月。
翠橫海上,犀暈秋山。
直須及盡玄微,始解承當底事。
分類:
《偈頌七十八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八首》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不自心始是心,
眼不見眼始是眼。
堂堂無影跡,
歷歷絕思惟。
明滿環中,
兔懷夜月。
翠橫海上,
犀暈秋山。
直須及盡玄微,
始解承當底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隱晦的語言,表達了一種禪宗的境界和對心性的思考。
詩的開頭,“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見眼始是眼”,反復使用了“不自”和“始是”的表述,強調了心和眼的本質,并指出了人們對于自我和外物的認知是有限的。這種意識遠離了自我意識和形象的束縛,超越了表象的幻覺,使得心和眼能夠回歸到它們最本質的狀態。
接著,詩中出現了一系列抽象的意象,如“堂堂無影跡”,“歷歷絕思惟”,這些意象通過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使得詩詞充滿了神秘而朦朧的氛圍。這些意象的出現,使得讀者產生一種超越常規思維的感覺,引導著讀者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后半部分的詩句中,出現了一些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明滿環中,兔懷夜月”,“翠橫海上,犀暈秋山”。這種景物的描繪,既是對自然界的真實描寫,又具有象征的意義。它們通過對自然界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理解是如何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影響的。
最后一句“直須及盡玄微,始解承當底事”,表達了詩人對于領悟玄妙和開啟心靈的追求。通過對詩詞的解讀和思考,詩人希望能夠達到超越表面現象、洞察事物本質的境界,以便更好地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和責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隱晦的語言,運用抽象的意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心性、認知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追求。它引導讀者超越現實的束縛,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同時也給予了人們對于追求真理和人生意義的啟示和勉勵。
“歷歷絕思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偈頌七十八首
xīn bù zì xīn shǐ shì xīn, yǎn bú jiàn yǎn shǐ shì yǎn.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見眼始是眼。
táng táng wú yǐng jī, lì lì jué sī wéi.
堂堂無影跡,歷歷絕思惟。
míng mǎn huán zhōng, tù huái yè yuè.
明滿環中,兔懷夜月。
cuì héng hǎi shàng, xī yūn qiū shān.
翠橫海上,犀暈秋山。
zhí xū jí jǐn xuán wēi, shǐ jiě chéng dāng dǐ shì.
直須及盡玄微,始解承當底事。
“歷歷絕思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