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執迷於分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眾生執迷於分別”全詩
二乘困墮於空無,眾生執迷於分別。
菩薩區區於進修,諸佛嘮嘮於演說。
一句子妙出三乘,一念閒功超萬劫。
水月茫茫兮舟棹閑,雪云冉冉兮路岐絕。
明明靈靈兮唯己自知,大辯若訥兮大巧若拙。
分類:
《偈頌七十八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七十八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道綿綿兮用也不勤,
道綿綿兮寂也不滅。
這兩句詩表達了道的狀態,道是無窮無盡的存在,它不需要努力去運作,也不會因為寧靜而消失。這里的"道"指的是佛教中的道理和真理。
二乘困墮於空無,
眾生執迷於分別。
這兩句詩指出二乘(指聲聞和緣覺)的修行者容易陷入無邊無際的空無中,而眾生則迷失于各種分別和分析之中。它們與道相比,處于相對低迷和迷茫的狀態。
菩薩區區於進修,
諸佛嘮嘮於演說。
這兩句詩描繪了菩薩們雖然在修行中,但依然只是處于修行的初級階段,而諸佛則不斷地發表教義和解說。菩薩在修行過程中不斷進步,而諸佛則不斷地傳播佛法。
一句子妙出三乘,
一念閒功超萬劫。
這兩句詩強調了一句子的妙理可以包含整個三乘(指聲聞、緣覺和菩薩),而通過一念的閑散修行,可以超越無盡的輪回和萬劫不復的時間。這里的"閑功"指的是無為而治的修行。
水月茫茫兮舟棹閑,
雪云冉冉兮路岐絕。
這兩句詩以水月和雪云為形象,表達了修行者的境遇。水月茫茫,舟棹漫無目標地漂蕩,雪云冉冉,路途分岔紛繁。修行過程中,修行者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如何選擇。
明明靈靈兮唯己自知,
大辯若訥兮大巧若拙。
這兩句詩表達了修行者明明心靈清澈,卻只有自己知道;在辯論中沉默寡言,卻能表現出深厚的智慧。修行者的修行和智慧超越了表面的辯論和技巧。
《偈頌七十八首》通過獨特的詩句,揭示了佛教修行的境界和主題。它表達了道的無窮無盡、修行者的困境和迷茫,以及修行過程中的進步和智慧。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傳達了佛教的核心價值觀和修行態度。
“眾生執迷於分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偈頌七十八首
dào mián mián xī yòng yě bù qín, dào mián mián xī jì yě bù miè.
道綿綿兮用也不勤,道綿綿兮寂也不滅。
èr chéng kùn duò yú kōng wú, zhòng shēng zhí mí yú fēn bié.
二乘困墮於空無,眾生執迷於分別。
pú sà qū qū yú jìn xiū, zhū fú lào lào yú yǎn shuō.
菩薩區區於進修,諸佛嘮嘮於演說。
yī jù zi miào chū sān shèng, yī niàn xián gōng chāo wàn jié.
一句子妙出三乘,一念閒功超萬劫。
shuǐ yuè máng máng xī zhōu zhào xián, xuě yún rǎn rǎn xī lù qí jué.
水月茫茫兮舟棹閑,雪云冉冉兮路岐絕。
míng míng líng líng xī wéi jǐ zì zhī, dà biàn ruò nè xī dà qiǎo ruò zhuō.
明明靈靈兮唯己自知,大辯若訥兮大巧若拙。
“眾生執迷於分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