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絕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圓明絕颣”全詩
直須推倒,卻要扶起。
玉馬飲乾明月泉,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異中來,天上人間能幾幾。
分類:
《偈十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十首》是宋代僧人釋正覺所作的一組詩詞。這組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覺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偈十首
衲僧巴鼻,圓明絕颣。
直須推倒,卻要扶起。
玉馬飲乾明月泉,
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異中來,
天上人間能幾幾。
譯文:
衲袍僧人的鼻子高聳,
圓滿明亮,毫無瑕疵。
直接推倒卻又要扶起,
玉馬在干燥的明月泉中飲水,
泥牛耕作破碎的玻璃地。
披著毛皮,戴著角,與眾不同而來,
人間與天上又有多少相似之處。
詩意與賞析:
這組詩詞以寥寥幾句勾勒出了一幅富有哲理和禪意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精深思考。
首先,作者用"衲僧巴鼻,圓明絕颣"描繪了一個高鼻子的僧人形象。"衲僧"指的是穿著衲衣的僧人,"巴鼻"意味著鼻子高挺。"圓明絕颣"則表達了鼻子的完美和無可挑剔。這里的形象描寫可能是對于完美的追求和境界的象征。
接下來的兩句"直須推倒,卻要扶起"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無論遭遇多少挫折和困難,我們都應該堅持并重新站起來。這是作者對于人生態度的鼓勵和提醒,傳遞出積極向上的力量。
接著,詩中出現了玉馬和明月泉、泥牛和玻璃地的對比。玉馬是高貴的象征,而明月泉是一種純凈的資源,暗示著人們追求美好和純潔的心態。然而,泥牛耕破玻璃地則呈現了一種不協調和破碎感,可能象征著現實中的困難和挑戰。這種對比表達了人生中理想與現實、完美與破碎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最后兩句"披毛戴角異中來,天上人間能幾幾"則呈現了一種超越常規和不拘一格的態度。披毛戴角的形象象征著與眾不同、獨特的存在。"天上人間能幾幾"則是對人生境界的反問,表達了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詩人或許想表達的是,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應該獨立思考、追求卓越,不受限于凡俗的束縛。
總的來說,這組詩詞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以對比和意象的手法,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覺悟。它呼喚人們在困境中堅持,追求純潔和完美,同時鼓勵人們保持獨立思考和超越常規的態度。這些思想和哲理都蘊含在作者的精妙詞句中,使這組詩詞成為一幅引人深思的禪意畫卷。
“圓明絕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í shǒu
偈十首
nà sēng bā bí, yuán míng jué lèi.
衲僧巴鼻,圓明絕颣。
zhí xū tuī dǎo, què yào fú qǐ.
直須推倒,卻要扶起。
yù mǎ yǐn qián míng yuè quán, ní niú gēng pò bō lí dì.
玉馬飲乾明月泉,泥牛耕破玻璃地。
pī máo dài jiǎo yì zhōng lái,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néng jǐ jǐ.
披毛戴角異中來,天上人間能幾幾。
“圓明絕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