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時持缽眾香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食時持缽眾香城”全詩
諸鄰定怪顛毛白,久客自憐心境清。
重念雪寒親麈語,無忘水暖走鷗盟。
飽叢林漢深相悉,筍蕨春山次第生。
分類:
《清上人持缽求頌》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上人持缽求頌》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苕霅溪頭柳眼青,
食時持缽眾香城。
諸鄰定怪顛毛白,
久客自憐心境清。
重念雪寒親麈語,
無忘水暖走鷗盟。
飽叢林漢深相悉,
筍蕨春山次第生。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位清凈的上人為主角,描繪了他在清幽的溪頭之上的景象,以及他持著缽在眾香城中進食的場景。他的鄰居們常常怪他白發顛狂,但他作為一位久經世事的客人,卻自憐自愛,心境清凈。他時常重念著寒冷的雪和與麈的親密交談,也不會忘記與水和溫暖的鷗鳥達成的友好盟約。他在茂密的叢林和深邃的漢江中找到了親切的知己,新生的筍和蕨在春山中一一展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上人的生活和心境。詩中的景象清新自然,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讓讀者仿佛置身于苕霅溪頭的柳樹旁,感受到清澈的流水和青翠的景色。作者通過對上人的心境描繪,表達了他在外人眼中的怪異與自我欣賞的態度。上人不為他人的看法所動,保持著內心的寧靜與清凈,這種淡泊名利的境界令人敬佩。
詩中還表達了對自然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視。上人思念著寒冷的雪和與動物的交流,展現了他對自然界的敏感和對生命的關懷之情。同時,他與水和鷗鳥之間建立的友好關系也傳遞出一種和諧共處的理念。
最后,詩中的叢林、漢江、筍和蕨等形象,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它們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春天的到來,將自然界的生長與人的心境相融合,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和對生命的熱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筆觸,描繪了上人特有的生活態度和內心境界,同時表達了對自然和友誼的情感。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邃思考和對清凈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能從中汲取到對自然和人際關系的啟示。
“食時持缽眾香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shàng rén chí bō qiú sòng
清上人持缽求頌
sháo zhà xī tóu liǔ yǎn qīng, shí shí chí bō zhòng xiāng chéng.
苕霅溪頭柳眼青,食時持缽眾香城。
zhū lín dìng guài diān máo bái, jiǔ kè zì lián xīn jìng qīng.
諸鄰定怪顛毛白,久客自憐心境清。
zhòng niàn xuě hán qīn zhǔ yǔ, wú wàng shuǐ nuǎn zǒu ōu méng.
重念雪寒親麈語,無忘水暖走鷗盟。
bǎo cóng lín hàn shēn xiāng xī, sǔn jué chūn shān cì dì shēng.
飽叢林漢深相悉,筍蕨春山次第生。
“食時持缽眾香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