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買船歸鄂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頭買船歸鄂渚”全詩
行盡韶山半月程,白云兒就青山父。
巖頭老子末后句,此到將知問不語。
無縫塔前風色高,洞然不隔絲毫許。
丁寧此去快須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兩頭明暗路,偏中歸去正中來。
阿呵呵,胸次風流知幾何。
分類:
《送愿上人歸鄉》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愿上人歸鄉》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愿上人歸鄉,
在溪頭買船回到鄂渚,
一只船只,
在夜晚的清風中行駛,
月亮高掛在天空中。
行程已經過了韶山的一半,
白云兒回到了青山父親的懷抱。
在巖頭,老子的話已經沒有了后續,
到了這里,將知道的問題無法得到回答。
無縫塔前風景如畫,
洞里的景色清晰可見,
仿佛毫無阻隔。
丁寧,你要快速地返回,
我的家中的子弟必須成為全才。
不要走兩條暗道,
偏向中途回來。
啊,胸懷風流的人,
你知道有多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送別愿上人歸鄉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愿上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船只從溪頭出發,乘著清風,在夜晚的月光下駛向鄂渚。這里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營造出安寧祥和的氛圍。
接著,詩人用"行盡韶山半月程"來表示旅途已過一半,表達了對愿上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能平安歸來。"白云兒就青山父"則是以親切的方式表達對愿上人的親密關懷。
而"巖頭老子末后句,此到將知問不語"這兩句,則表達了對愿上人修行的深思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這里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暗示了愿上人修行的高深和智慧。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風景如畫的無縫塔前景象。塔前的風景被描繪得非常清晰,仿佛沒有任何障礙,這可能是詩人對愿上人修行成果的贊美。
最后兩句"丁寧此去快須回,吾家之子要全才。不坐兩頭明暗路,偏中歸去正中來。阿呵呵,胸次風流知幾何"則表達了對愿上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快速回來,并成為全才。詩人強調不要走兩條暗道,而是要回到正中間的路上,這是對愿上人修行的引導和鼓勵。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愿上人的祝福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對愿上人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期待。
“溪頭買船歸鄂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uàn shàng rén guī xiāng
送愿上人歸鄉
xī tóu mǎi chuán guī è zhǔ, yī zhào qīng fēng yè chán wǔ.
溪頭買船歸鄂渚,一櫂清風夜蟾午。
xíng jǐn sháo shān bàn yuè chéng, bái yún ér jiù qīng shān fù.
行盡韶山半月程,白云兒就青山父。
yán tóu lǎo zi mò hòu jù, cǐ dào jiāng zhī wèn bù yǔ.
巖頭老子末后句,此到將知問不語。
wú fèng tǎ qián fēng sè gāo, dòng rán bù gé sī háo xǔ.
無縫塔前風色高,洞然不隔絲毫許。
dīng níng cǐ qù kuài xū huí, wú jiā zhī zǐ yào quán cái.
丁寧此去快須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bù zuò liǎng tóu míng àn lù, piān zhōng guī qù zhèng zhōng lái.
不坐兩頭明暗路,偏中歸去正中來。
ā hē hē, xiōng cì fēng liú zhī jǐ hé.
阿呵呵,胸次風流知幾何。
“溪頭買船歸鄂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