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老西山我再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老西山我再來”全詩
問唯佛性。
種異凡胎。
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
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
分類:
《禮五祖大滿禪師塔》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禮五祖大滿禪師塔》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正覺。這首詩詞描繪了自然景物和禪宗的思想,融合了禪宗的智慧與哲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黃梅果熟,白藕花開。
問唯佛性。種異凡胎。
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
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多層次的,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繪,也有對禪宗思想的探討。
詩的前兩句"黃梅果熟,白藕花開"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通過黃梅果的成熟和白藕花的盛開,傳達了季節更迭的美好與生命的輪回。
接下來的兩句"問唯佛性。種異凡胎"表達了作者對佛性的探索和對人類存在的思考。"唯佛性"意味著只有佛性是永恒和真實的,而"種異凡胎"則表示了人類在世間的有限和多樣性。
接著,詩中提到"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這句表達了衣缽(傳承)的延續和傳統的承載。南嶺是佛教的重要傳承地,而西山則代表了禪宗的修行之地。這句話傳達了作者對佛法傳承的重視,并且表明了自己將再度回到禪宗修行的決心。
最后兩句"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展現了禪宗的核心思想。"兩借皮囊成底事"指的是我們借用這個肉體來完成人生的使命,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皮囊(身體)的虛幻。而"一壺風月湛無埃"則表達了禪宗的境界,指出只有在超越塵世的境域中,才能體驗到無盡的風景和真實的世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禪宗的思想,融合了禪宗的智慧與哲理。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禪宗信仰和修行的熱忱。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和禪宗的境界,詩詞呈現了對人生意義和超越世俗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松老西山我再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wǔ zǔ dà mǎn chán shī tǎ
禮五祖大滿禪師塔
huáng méi guǒ shú, bái ǒu huā kāi.
黃梅果熟,白藕花開。
wèn wéi fó xìng.
問唯佛性。
zhǒng yì fán tāi.
種異凡胎。
yī chuán nán lǐng rén jiāng qù, sōng lǎo xī shān wǒ zài lái.
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
liǎng jiè pí náng chéng dǐ shì, yī hú fēng yuè zhàn wú āi.
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
“松老西山我再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