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在水波濯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月在水波濯魂”全詩
客意歸臥四明麓,三世佛從禪口吞。
大千俱壞我不壞,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
分類:
《送月上人歸鄉》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月上人歸鄉》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吹散了樹葉,山上露水凝結成霜。秋天的月亮在水面上洗滌靈魂。游子的心思回歸到四明山下,三世佛教從禪宗的口中領悟。世間萬物都會衰敗,唯有我心不變。盡管歲月流轉,卻不會迷失自己。劫數的空靈映照著造物的奧妙,回首之間物盡其用,塵世的根本已經消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歸鄉的月上人的送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佛教禪宗思想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深思。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西風吹散了樹葉,山上的露水凝結成霜。這些景象與歸鄉者離別時的心情相呼應,營造出一種靜謐、凄涼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秋月在水面上的倒影,洗滌著人的靈魂。這里的水波可以理解為人心的波動,而月亮則象征著純凈和澄明的心靈。歸鄉者在離開時,心靈得到了凈化和洗滌。
第三句表達了歸鄉者的心思回歸到四明山下,這里可能是歸鄉者的故鄉。四明山在佛教中有重要意義,可能代表著歸鄉者對佛教信仰的追求。
第四句則表達了佛教禪宗的啟示。三世佛教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期的佛教,禪宗強調通過內心的靜默和覺察來領悟佛法。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佛教禪宗智慧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看法。大千俱壞我不壞,三六相昏渠不昏。大千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作者表達了在萬物變化中自己內心的堅定和不變。三六相昏可能指的是世間的迷惑和困惑,作者表示自己不會被世俗的迷惑所動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劫數和生命的思考。劫數指的是世間萬物的興衰更替,作者認為劫數的空靈可以照見造物的奧妙。回首應物亡塵根,意味著回首看世間萬物,人們應當明白物盡其用,生命的根本在于超越塵世的束縛。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象和禪宗思想的啟示,表達了對歸鄉者的送別之情以及對人生和人心的深思。同時,詩中透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追求與堅守,以及對自我和宇宙的思考。
“秋月在水波濯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uè shàng rén guī xiāng
送月上人歸鄉
xī fēng mù luò shān lù gǔ, qiū yuè zài shuǐ bō zhuó hún.
西風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kè yì guī wò sì míng lù, sān shì fú cóng chán kǒu tūn.
客意歸臥四明麓,三世佛從禪口吞。
dà qiān jù huài wǒ bù huài, sān liù xiāng hūn qú bù hūn.
大千俱壞我不壞,三六相昏渠不昏。
jié kōng zhào jiàn zào huà zhǒng, huí shǒu yìng wù wáng chén gēn.
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
“秋月在水波濯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