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邊水邊曝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邊水邊曝日”全詩
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
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筵中開壽域。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
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誰展缽盂吃飯。
分類:
《偈頌二十一首》釋智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十一首》是宋代釋智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不禁寒,山邊水邊曝日。
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
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筵中開壽域。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
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誰展缽盂吃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年邁的僧人的生活狀態和思考。詩人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生活中的苦澀和思考的深度。
詩的第一句“老不禁寒,山邊水邊曝日”,表達了老僧人身體的衰老和體力的不堪,不禁感受到寒冷。他的生活環境是在山間、水邊,因此在陽光下曬太陽,但這種暴露并不能完全驅散他體內的寒意。
接下來的兩句“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描述了春天的到來,也暗示了生命的輪回和變化。閬苑是古代皇家園林,春天的到來標志著新的一年的開始。長底和短底則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衣物,象征著物質的變動。
詩的后半部分“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筵中開壽域。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描繪了慶祝新年的場景和僧人的修行生活。笙歌、錦筵象征著世俗的繁華和富貴,而衲僧們則過著清凈簡樸的生活,每天都打坐冥想。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世俗繁華和修行生活的思考。
最后兩句“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誰展缽盂吃飯”,表達了歲月易逝的無常和對生活的不確定感。直饒拶著不來意味著困擾和困難無法避免,而誰展缽盂吃飯則暗示了對未來生活的疑問。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傳遞出老僧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感。通過對世俗與修行生活的對比,詩人呈現了一種對物質與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歲月易逝和人生無常的主題。
“山邊水邊曝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shí yī shǒu
偈頌二十一首
lǎo bù jīn hán, shān biān shuǐ biān pù rì.
老不禁寒,山邊水邊曝日。
chūn guī làng yuàn, zhǎng dǐ duǎn dǐ cóng xīn.
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
shēng gē cóng lǐ hè nián cháo, jǐn yán zhōng kāi shòu yù.
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筵中開壽域。
nà sēng mén xià bié yǒu tiáo zhāng, měi rì méng tóu dǎ zuò.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
bù zhī suì yuè yì qiān, zhí ráo zā zhe bù lái,
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
shuí zhǎn bō yú chī fàn.
誰展缽盂吃飯。
“山邊水邊曝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