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籠寒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珠箔籠寒月”全詩
不慣經春別,誰知到曉啼。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雜曲歌辭·閨怨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朝憎鶯百囀,夜妒燕雙棲。
早晨厭惡聽鶯鳥百靈的歌唱,晚上嫉妒燕子雙雙棲息。
不慣經春別,誰知到曉啼。
不習慣與春天分離,誰知道黎明時分涕淚潸然。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珍珠窗簾遮擋寒月,紗窗背著晨曦的燈火。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夜來淚水滴在巾上,其中一半像春天的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征戍在遙遠的關山,離別閨閣十分困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苦戰之后應該憔悴疲憊,寒衣不應該太寬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相思之苦、離別之苦的情感。詩人用夜啼的方式表達了對春天的思念和眷戀,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無法忍受與春天分離的痛苦。詩中的珠箔和紗窗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幽閉感和對幸福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關山征戍的艱難和女子閨閣的離別之苦,以及在戰爭與別離中應該堅持節儉的觀念。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女子相思、離別之苦的深度和普遍性,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感慨。詩人白居易以其才情過人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塑造了一幅如畫般的閨閣世界,賦予了詩詞更加深遠的音韻和意味。
“珠箔籠寒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guī yuàn cí
雜曲歌辭·閨怨詞
cháo zēng yīng bǎi zhuàn, yè dù yàn shuāng qī.
朝憎鶯百囀,夜妒燕雙棲。
bù guàn jīng chūn bié, shéi zhī dào xiǎo tí.
不慣經春別,誰知到曉啼。
zhū bó lóng hán yuè, shā chuāng bèi xiǎo dēng.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yè lái jīn shàng lèi, yī bàn shì chūn bīng.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guān shān zhēng shù yuǎn, guī gé bié lí nán.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kǔ zhàn yīng qiáo cuì, hán yī bú yào kuān.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珠箔籠寒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