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將竹帛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將竹帛題”全詩
月高松影細,風急雁行低。
誰把丹青入,難將竹帛題。
寒山應笑我,攜手職云泥。
分類:
《玄黃不真》釋智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玄黃不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智愚。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萬物自全璧,蒙莊安可劉。
月高松影細,風急雁行低。
誰把丹青入,難將竹帛題。
寒山應笑我,攜手職云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超越常規的境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提出哲學問題,表達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意境。詩人以自然為媒介,探索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同時思考人類對于藝術和哲學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內心感受。詩的開頭兩句"萬物自全璧,蒙莊安可劉"表達了萬物本身就擁有完美的形態,人們無需刻意添加或改變。這里的"玄黃"可以理解為宇宙的基本元素,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的本源之美。接下來的兩句"月高松影細,風急雁行低"描繪了月亮高掛在天空中,松樹的影子細膩而柔和,風吹過時雁兒低飛的景象,給人一種靜謐而寧靜的感覺。
下半部分的兩句"誰把丹青入,難將竹帛題"探討了藝術的難題。丹青指的是繪畫,竹帛是指文學創作。詩人提問,誰能將自然的美妙完美地呈現在繪畫和文學作品中呢?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自然之美往往超越了藝術的表達能力。
最后兩句"寒山應笑我,攜手職云泥"涵蓋了一種對自然的謙遜態度。寒山是一個虛構的名山,可能代表著高山的無情和超越。詩人認為自己與自然相比微不足道,只能在自然的懷抱中默默地感受,與自然融為一體。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哲學思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對藝術表達的思考。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詩人把讀者帶入了一種超越現實的境界,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類關系、藝術與生命意義的思考。
“難將竹帛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án huáng bù zhēn
玄黃不真
wàn wù zì quán bì, méng zhuāng ān kě liú.
萬物自全璧,蒙莊安可劉。
yuè gāo sōng yǐng xì, fēng jí yàn háng dī.
月高松影細,風急雁行低。
shuí bǎ dān qīng rù, nán jiāng zhú bó tí.
誰把丹青入,難將竹帛題。
hán shān yīng xiào wǒ, xié shǒu zhí yún ní.
寒山應笑我,攜手職云泥。
“難將竹帛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