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絕機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杳絕機宜”全詩
天上天下,堪笑堪悲。
離朱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
急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
分類:
《頌一百則》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一百則》是宋代釋重顯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盲聾音啞的人,他處在一種無法理解世界的境地中,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頌一百則,朝代宋代,作者釋重顯。
盲聾音啞,杳絕機宜。
天上天下,堪笑堪悲。
離朱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
急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頌一百則》以一種極簡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一個盲聾音啞人的描繪和思考。這個人的感官缺失使他無法理解世界,他的心智被隔離在一種杳無人煙的狀態中。作者通過這個形象,投射出對人類存在的某種普遍感受。
詩中的“天上天下,堪笑堪悲”揭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雙重感受。這種對人生的反思和思考,使作者感到既可笑又可悲。詩中的“離朱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暗示了作者對社會偽裝和虛偽行為的不屑和不解。這種偽裝讓人們難以看清真實的面貌,對于玄妙之理的認知也變得模糊不清。
最后兩句“急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一種超然態度。作者感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但同時也傳遞出一種寧靜的力量。在虛幻的窗下獨自坐著,作者體悟到葉落花開的自然規律,意味著一切都有自己的時機和命運,不必過于焦慮和匆忙。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盲聾音啞人的形象描繪,以及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存在的某種無奈和反思。在短短的詩句中,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遞出深刻而超脫的情感和哲思。
“杳絕機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ī bǎi zé
頌一百則
máng lóng yīn yǎ, yǎo jué jī yí.
盲聾音啞,杳絕機宜。
tiān shàng tiān xià, kān xiào kān bēi.
天上天下,堪笑堪悲。
lí zhū bù biàn zhèng sè, shī kuàng qǐ shí xuán sī.
離朱不辨正色,師曠豈識玄絲。
jí rú dú zuò xū chuāng xià, yè luò huā kāi zì yǒu shí.
急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
“杳絕機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