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獨靠古屏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時獨靠古屏畔”全詩
露柱著衫南岳去,燈籠脫帽上天臺。
只有云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臺。
分類:
《偈頌一百六十首》釋宗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六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宗杲
《偈頌一百六十首》是宋代僧人釋宗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衲僧相見莫疑猜,
布袋結頭今日開。
露柱著衫南岳去,
燈籠脫帽上天臺。
只有云門木上座,
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
覷破門前下馬臺。
詩意:
這首詩以衲僧之間的相見為主題,表達了僧人之間應當摒棄猜疑和猜忌的態度。它描述了一位布袋和尚,結頭的布袋今天打開了,衣服上沾滿了露水,他正要去南岳。同時,燈籠脫下帽子,升上天臺。詩中提到的云門木上座,一直在那里,無論去也好還是來也好,都沒有離開。有時,他獨自依靠古屏風旁,觀察門前的下馬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僧人之間心靈的交流和寬容。衲僧相見,作者提醒人們不要懷疑和猜忌對方,而應以平等和善意的態度相待。布袋和尚結頭開啟,象征心靈的敞開和寬廣。他的衣服沾滿了露水,顯示了他正在早晨離開,前往南岳,這里可能指的是南岳衡山,以修行和參禪為目的。燈籠脫下帽子,上升到天臺,象征著心靈的升華和超越。詩中提到的云門木上座,是指云門宗的住持,他始終在那里,既不離開也不回來,體現了禪宗佛教中對于常住無動的理念。詩的最后兩句,描繪了布袋和尚有時獨自依靠古屏風旁,觀察門前的下馬臺,這里可能暗示了他對于塵世的觀察和洞察。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禪宗的思想和僧人的生活態度,給人以寧靜、淡泊和超越塵世的感受。
“有時獨靠古屏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iù shí shǒu
偈頌一百六十首
nà sēng xiāng jiàn mò yí cāi, bù dài jié tóu jīn rì kāi.
衲僧相見莫疑猜,布袋結頭今日開。
lù zhù zhe shān nán yuè qù, dēng lóng tuō mào shàng tiān tāi.
露柱著衫南岳去,燈籠脫帽上天臺。
zhǐ yǒu yún mén mù shàng zuò, zhōng nián wú qù yì wú lái.
只有云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yǒu shí dú kào gǔ píng pàn, qù pò mén qián xià mǎ tái.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臺。
“有時獨靠古屏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