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類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事類如此”全詩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雖欲強柔和,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因富。
聞說閻羅五,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分類:
《禪人求贊四首》釋宗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禪人求贊四首》是宋代禪宗高僧釋宗杲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咄哉滅胡種,
面目真可惡。
過橋便拆橋,
得路便塞路。
雖欲強柔和,
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
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
常夸敵因富。
聞說閻羅五,
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
嫌佛不肯做。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禪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詩中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反諷,表達了禪人對世俗社會的不滿和對人性的痛惜。詩人以明顯的諷刺語氣,揭示了人們的自私和短視,以及他們對權力和利益的追逐。
賞析:
詩的開頭以"咄哉"兩個字作為感嘆詞,直接表達了禪人對胡種(指外族人)的憎惡之情。接下來,詩人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詞句,如"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強調了人們的短視和忘恩負義。詩中也提到了禪人想要以柔和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最終觸怒了他人,顯示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的現實。
詩的后半部分以"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因富"來形容人們常常夸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卻忽視了內心的空虛。而"聞說閻羅五,未免生怕怖"則表達了人們對死亡和來世的恐懼。最后兩句"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則是詩人對人們虛浮言辭和對佛法不真實的批評。
整首詩以諷刺的筆調揭示了禪人對社會眾生的覺察和擔憂,表達了他對人們追求權力、財富和虛榮的無奈和反思。這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點題,呈現了禪宗對于人性困境的思考,展示了禪人對追求內心平靜與解脫的渴望。
“萬事類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 rén qiú zàn sì shǒu
禪人求贊四首
duō zāi miè hú zhǒng, miàn mù zhēn kě wù.
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
guò qiáo biàn chāi qiáo, dé lù biàn sāi lù.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suī yù qiáng róu hé, bì jìng chù rén nù.
雖欲強柔和,畢竟觸人怒。
wàn shì lèi rú cǐ, shuí gǎn xiāng qīn fù.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qǐ ér náng běn kōng, cháng kuā dí yīn fù.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因富。
wén shuō yán luó wǔ, wèi miǎn shēng pà bù.
聞說閻羅五,未免生怕怖。
xiū gèng fàng dà yán, xián fú bù kěn zuò.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萬事類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