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本地風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非本地風光”全詩
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祖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祖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探討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質。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
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詞句揭示了人們對于世界和人生的認知和理解。詩詞的第一句“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表達了人們常常被表象所迷惑,無法真正領悟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美。作者用“昏沉散亂”形容人們對于世界的感知,暗示著人們在日常瑣事中迷失了對真相的洞察力。而“本地風光”則象征著真實的本質和美好,它隱藏在昏暗混亂的表象之下,需要我們通過深入思考和覺察才能發現。
第二句“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通過對比表達了對真實和純粹的追求。作者運用“絕點”和“純清”來形容真常,強調了其純粹和清澈的性質。真常是指存在于世界之中、超越變化的永恒真理,而“流注”則意味著真常在世界中不斷流動和顯現。通過這樣的描繪,作者呼喚人們去追求真常的流注,尋找真實和純粹的存在。
接下來的一句“非不非,不是不”表達了對于真實性質的思考和探索。這句話的意思是,真相既不是不存在的,也不是完全不存在的,它存在于世界之中,但需要通過深入思考和覺察來發現。詩詞中的反復和對稱的表達方式,進一步強調了探索真相的復雜性。
詩詞的最后兩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則表達了對于微小差距的重視和對于瑣碎事物的忽略。作者通過“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來告誡人們,微小的差別可能導致巨大的后果,需要我們保持警覺和敏感。而“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則表達了對于瑣碎事物的不屑一顧,強調了對于真常和本質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探討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質。它呼喚人們超越表象和瑣碎,通過深入思考和覺察,去追求真實、純粹和永恒的存在。它提醒我們微小的差異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敦促我們摒棄瑣碎的事務,專注于真理和本質的追求。
“莫非本地風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hūn chén sǎn luàn, mò fēi běn dì fēng guāng.
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
jué diǎn chún qīng, zhèng shì zhēn cháng liú zhù.
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
fēi bù fēi, bú shì bù.
非不非,不是不。
chà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xìng rán wú xiē zǐ shì, hé xū qiáng shuō dào lǐ.
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莫非本地風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