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向朱櫻樹下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向朱櫻樹下行”全詩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雜歌謠辭·吳楚歌(一曰燕美人歌)》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日景象。詩中描述了一只鳥在庭院前啄食林間的聲音,主人卻因為正在縫制紅色的羅襦而無法欣賞到這美麗的聲音。在詩的第四句中,詩人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著紅櫻樹走去,似乎是為了親近大自然、欣賞美麗的春天景色。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短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唐代人們熱愛自然、向往寧靜的心境。詩人通過描述春鳥的啄食聲和紅色羅襦的縫制,表達了生活瑣碎的一面。但在社日這一特殊日子,詩人選擇放下手中的工作,來到紅櫻樹下,享受春天的美景。這種選擇似乎是在呼應與崇尚自然、尋求心靈自由的思想,展現了一種輕松愉悅的生活態度。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與向往,并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心靈愉悅,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起向朱櫻樹下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ē yáo cí wú chǔ gē yī yuē yàn měi rén gē
雜歌謠辭·吳楚歌(一曰燕美人歌)
tíng qián chūn niǎo zhuó lín shēng, hóng jiā luó rú fèng wèi chéng.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jīn zhāo shè rì tíng zhēn xiàn, qǐ xiàng zhū yīng shù xià xíng.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起向朱櫻樹下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