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接會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馀杭接會稽”全詩
松門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浣渚逢新艷,蘭亭識舊題。
山經秦帝望,壘辨越王棲。
江樹春常早,城樓月易低。
鏡呈湖面出,云疊海潮齊。
章甫官人戴,莼絲姹女提。
長干迎客鬧,小市隔煙迷。
紙亂紅藍壓,甌凝碧玉泥。
荊南無抵物,來日為儂攜。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
去去莫凄凄,
馀杭接會稽。
松門天竺寺,
花洞若耶溪。
浣渚逢新艷,
蘭亭識舊題。
山經秦帝望,
壘辨越王棲。
江樹春常早,
城樓月易低。
鏡呈湖面出,
云疊海潮齊。
章甫官人戴,
莼絲姹女提。
長干迎客鬧,
小市隔煙迷。
紙亂紅藍壓,
甌凝碧玉泥。
荊南無抵物,
來日為儂攜。
中文譯文:
去去莫凄凄,離開,不要傷感,
馀杭接會稽。繼續前往杭州,再到會稽。
松門天竺寺,來到天竺寺,松林里的寺廟,
花洞若耶溪。而后到達若耶溪的花洞。
浣渚逢新艷,浣渚湖上遇到了美麗的景色,
蘭亭識舊題。在蘭亭上認識了古老的題字。
山經秦帝望,雄岳經過秦帝的遠望,
壘辨越王棲。古壘上辨識著越王的遺跡。
江樹春常早,江邊的樹春天總是早開花,
城樓月易低。城樓上的月亮常常很低。
鏡呈湖面出,湖面上鏡子般的湖波出現,
云疊海潮齊。云彩像波濤一樣疊在海面上。
章甫官人戴,盧章甫戴著官帽,
莼絲姹女提。莼絲姹女挽著袖子。
長干迎客鬧,長干迎客熱鬧非凡,
小市隔煙迷。小市場隔著煙霧迷茫。
紙亂紅藍壓,紙亂的紅藍壓在一起,
甌凝碧玉泥。甌凝碧玉泥。
荊南無抵物,荊南沒有可以抵擋的東西,
來日為儂攜。未來將把它帶給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送王協律游杭越的作品,描繪了杭州和會稽的美景,表達了友誼和離別之情。
詩中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運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來展現杭州和會稽的美麗景色。例如松門天竺寺、花洞若耶溪、浣渚湖等,給人以美麗和寧靜的感覺。
同時,詩中也描繪了人物形象,如章甫官人和莼絲姹女,給人以親切和熱鬧的感覺。
整首詩以對景物的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杭州和會稽的美麗景色,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離別的思考和祝福。整體氣氛輕松愉快,讀來讓人感到寧靜舒適,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美景和友誼的熱愛和珍惜。
“馀杭接會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xié lǜ yóu háng yuè shí yùn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
qù qù mò qī qī, yú háng jiē kuài jī.
去去莫凄凄,馀杭接會稽。
sōng mén tiān zhú sì, huā dòng ruò yé xī.
松門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huàn zhǔ féng xīn yàn, lán tíng shí jiù tí.
浣渚逢新艷,蘭亭識舊題。
shān jīng qín dì wàng, lěi biàn yuè wáng qī.
山經秦帝望,壘辨越王棲。
jiāng shù chūn cháng zǎo, chéng lóu yuè yì dī.
江樹春常早,城樓月易低。
jìng chéng hú miàn chū, yún dié hǎi cháo qí.
鏡呈湖面出,云疊海潮齊。
zhāng fǔ guān rén dài, chún sī chà nǚ tí.
章甫官人戴,莼絲姹女提。
cháng gàn yíng kè nào, xiǎo shì gé yān mí.
長干迎客鬧,小市隔煙迷。
zhǐ luàn hóng lán yā, ōu níng bì yù ní.
紙亂紅藍壓,甌凝碧玉泥。
jīng nā mó dǐ wù, lái rì wèi nóng xié.
荊南無抵物,來日為儂攜。
“馀杭接會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