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滄江渺渺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見滄江渺渺波”全詩
窗外近移秋色早,夜來偏覺雨聲多。
微風動葉蜻蜓立,暗浪沖根郭索過。
誰解寫成團扇面,蕭蕭殘雪臥漁蓑。
分類:
《賦葦》舒岳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葦》是宋代詩人舒岳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賦葦》中文譯文:
山居里種植葦草,意境如何?望見滄江波浩渺。窗外的秋景漸近,夜晚時雨聲特別多。微風吹動葉子,蜻蜓停在上面。暗浪沖刷著葦根和郭索。誰能描繪成團扇的圖案,寒蕭蕭的殘雪鋪滿了漁民的蓑衣。
詩意:
《賦葦》描繪了舒岳祥在山居中種植葦草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詩人以葦草為象征,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他觀察著滄江的浩渺波瀾,感受著秋天的臨近和夜晚的細雨。微風吹動著葦葉,蜻蜓停在上面,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和生機。暗浪沖刷著葦根和郭索,暗示著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詩人渴望有人能將這些景象描繪在團扇上,將寒冷的殘雪與漁民的蓑衣相映襯。
賞析:
《賦葦》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的葦草象征著自然界的生命力和頑強不屈的精神,與詩人的生活態度相呼應。詩人通過觀察滄江的波浪和窗外的秋景,以及夜晚的雨聲,將自然界的變化與自身的情感融為一體,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微風吹動葦葉,蜻蜓停在上面,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和安寧,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然而,暗浪沖刷葦根和郭索的描寫,則展示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與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人渴望有人能將這些景象描繪在團扇上,將寒冷的殘雪與漁民的蓑衣相映襯,顯示出對藝術創作和富有想象力的向往。
《賦葦》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象,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整首詩詞以自然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傳遞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和積極向上的情感。
“相見滄江渺渺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wěi
賦葦
shān jū zhǒng wěi yì rú hé, xiāng jiàn cāng jiāng miǎo miǎo bō.
山居種葦意如何,相見滄江渺渺波。
chuāng wài jìn yí qiū sè zǎo, yè lái piān jué yǔ shēng duō.
窗外近移秋色早,夜來偏覺雨聲多。
wēi fēng dòng yè qīng tíng lì, àn làng chōng gēn guō suǒ guò.
微風動葉蜻蜓立,暗浪沖根郭索過。
shuí jiě xiě chéng tuán shàn miàn, xiāo xiāo cán xuě wò yú suō.
誰解寫成團扇面,蕭蕭殘雪臥漁蓑。
“相見滄江渺渺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