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無兩日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無兩日晴”全詩
樹連山莫辨,橋與水俱平。
閉戶惟便懶,逢人且問耕。
海棠花落盡,憔悴幾流鶯。
分類:
《久雨》宋伯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久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宋伯仁。這首詩描繪了長時間的雨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困擾和不便,以及大自然中的景色和人們的心情變化。
詩意:
《久雨》這首詩以雨水的長時間持續為主題,通過描寫雨水不斷、久遠而不見晴天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煩躁和無奈。在雨水不停的日子里,樹木和山脈之間被雨水所遮掩,無法辨認,而橋梁則與水面同等平齊。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封閉的感覺,讓人變得懶散,不愿出門。作者在這樣的日子里遇到他人時,也只問及耕作的情況,顯得無精打采。最后,詩中提到海棠花凋謝殆盡,鶯鳥也變得憔悴無精。整首詩以雨水的沉悶氛圍和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長時間雨水所帶來的困擾和無聊的感受,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感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長時間的雨水帶來的影響,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敏感感受。作者將雨水的持續不斷作為詩的主線,通過對樹木、山脈、橋梁等景物的描寫,展示了雨水所帶來的遮掩和平靜。這樣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雨水的沉悶和封閉,以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無聊和懶散。詩的最后,借助海棠花凋謝和鶯鳥憔悴的形象,進一步凸顯了長時間雨水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消磨和影響。
整首詩以雨水的持續和大自然景物的描述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長時間雨水所帶來的不便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慨。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雨水帶來的封閉和無聊,以及對雨水的期盼和對晴天的渴望。同時,通過對大自然景物的描寫,讀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將長時間雨水的影響和人們的心情變化娓娓道來,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豐富的內心感受,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思考和領悟。
“曾無兩日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ǔ
久雨
àn shù chūn lái yǔ, céng wú liǎng rì qíng.
暗數春來雨,曾無兩日晴。
shù lián shān mò biàn, qiáo yǔ shuǐ jù píng.
樹連山莫辨,橋與水俱平。
bì hù wéi biàn lǎn, féng rén qiě wèn gēng.
閉戶惟便懶,逢人且問耕。
hǎi táng huā luò jǐn, qiáo cuì jǐ liú yīng.
海棠花落盡,憔悴幾流鶯。
“曾無兩日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