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法歸鎮長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頭法歸鎮長開”全詩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我見人見眾生見,菩薩行持終不憚。
離貪嗔,絕情欲,定相安然無反覆。
從頭法歸鎮長開,郁郁黃花生翠竹。
天高地廣遍周游,十方妙色能照燭。
七寶山高三界中,撥去浮云沈水淥。
離他一念是因緣,珍重賢圣皆知足。
分類:
《緣識》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緣識》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宋太宗。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緣識
自家未達莫來看,
解者從生真是漢。
世涂煩惱一齊休,
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
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
愛河須渡達彼岸。
我見人見眾生見,
菩薩行持終不憚。
離貪嗔,絕情欲,
定相安然無反復。
從頭法歸鎮長開,
郁郁黃花生翠竹。
天高地廣遍周游,
十方妙色能照燭。
七寶山高三界中,
撥去浮云沉水淥。
離他一念是因緣,
珍重賢圣皆知足。
譯文:
未能達到自己的人請不要來看,
能解脫者從生而真正是智慧的人。
世間的煩惱都一起消散,
修持菩提心不再動搖。
大覺者和普通人一樣,
苦空圓滿的光芒永不散去。
明白地體會識與緣的關系是困難的,
愛的河流必須渡到彼岸。
我看見人、眾生也看見,
菩薩行持始終堅定不移。
離開貪嗔,絕斷情欲,
心定相安無反復。
從頭開始修持佛法,
內心清凈如鎮長開放。
郁郁蔥蔥的黃花和翠竹生長,
廣闊的天空和地面周游,
十方世界的美景能照亮明燈。
七寶山高聳于三界之中,
消除浮云沉濁的水。
離開一念即為因緣,
珍惜賢圣皆知足。
詩意和賞析:
《緣識》這首詩詞表達了修行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提到了解脫之人的智慧,以及修持菩提心的重要性。作者通過對離開貪欲和情感束縛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安寧和清凈。
詩中還描繪了廣闊的天地和美麗的自然景色,象征著廣大世界的無限可能和佛法的普及。七寶山高聳于三界之中,用來比喻修行者能夠超越塵世的浮躁和煩惱,達到心靈的純凈。
詩的最后,作者強調了離開一念即為因緣,珍惜每一個瞬間,滿足于現有的一切。這種惜緣知足的心態是修行者在追求解脫和境界提升的過程中應該具備的。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的追求和心境,以及對離開煩惱和追求內心安寧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佛教的哲理,詩詞傳遞出一種寧靜和智慧的氛圍,給人以啟迪和反思。
“從頭法歸鎮長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shí
緣識
zì jiā wèi dá mò lái kàn, jiě zhě cóng shēng zhēn shì hàn.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從生真是漢。
shì tú fán nǎo yī qí xiū, xiū qǔ pú tí xīn bù luàn.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dà jué yīn míng fán shèng tóng, kǔ kōng yuán mǎn guāng bù sàn.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hán shí yuán zhōng xiǎo le nán, ài hé xū dù dá bǐ àn.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wǒ jiàn rén jiàn zhòng shēng jiàn, pú sà xíng chí zhōng bù dàn.
我見人見眾生見,菩薩行持終不憚。
lí tān chēn, jué qíng yù,
離貪嗔,絕情欲,
dìng xiāng ān rán wú fǎn fù.
定相安然無反覆。
cóng tóu fǎ guī zhèn cháng kāi,
從頭法歸鎮長開,
yù yù huáng huā shēng cuì zhú.
郁郁黃花生翠竹。
tiān gāo dì guǎng biàn zhōu yóu,
天高地廣遍周游,
shí fāng miào sè néng zhào zhú.
十方妙色能照燭。
qī bǎo shān gāo sān jiè zhōng,
七寶山高三界中,
bō qù fú yún shěn shuǐ lù.
撥去浮云沈水淥。
lí tā yī niàn shì yīn yuán,
離他一念是因緣,
zhēn zhòng xián shèng jiē zhī zú.
珍重賢圣皆知足。
“從頭法歸鎮長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