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苦志離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苦志離人間”全詩
誰能苦志離人間,孤云情僻豈容攀。
日餐松柏知其味,不問王侯朱紫貴。
修行但好倍精專,十洲洞府有神仙。
分類:
《緣識》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緣識》是宋太宗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修行精神和追求內心寧靜的理念。以下是對《緣識》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緣識》中文譯文:
茅庵養道靜深山,
解笑光陰解駐顏。
誰能苦志離人間,
孤云情僻豈容攀。
日餐松柏知其味,
不問王侯朱紫貴。
修行但好倍精專,
十洲洞府有神仙。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茅庵養道的深山僻靜為背景,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修行境界。詩中的“解笑光陰解駐顏”意味著通過修行能夠解脫束縛,使內心得到舒展,煥發出明亮的笑容,同時也能夠延緩衰老。
詩中提到“誰能苦志離人間”,表達了詩人對追求超凡脫俗的渴望。他渴望能夠超越塵世的欲望和紛擾,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詩人將自己比喻為孤云,情感獨立,不愿隨波逐流,不愿攀附世俗的名利和權貴。
詩中的“日餐松柏知其味”傳遞了修行者專注于內心修煉的意境。修行者以苦行養身,不圖虛名和物質財富,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境界的提升。他們從松柏的品味中領悟到修行的真諦,從而更加堅定地投身于修行之中。
最后兩句“修行但好倍精專,十洲洞府有神仙”表達了修行者對修行的熱愛和專注。他們希望能夠精益求精,全身心地投入修行之中。詩人以“十洲洞府有神仙”來形容修行者的境界,意味著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塵世的富貴,而是渴望能夠達到超越凡俗的境地,達到與神仙相似的境界。
《緣識》通過深山茅庵的修行境地,表達了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內心寧靜的理念。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修行者的意象,將修行者對超凡境界的追求和對名利權勢的超然態度描繪得淋漓盡致。這首詩詞以簡練、含蓄的語言,展現了宋太宗對修行境界的獨特理解和追求。
“誰能苦志離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shí
緣識
máo ān yǎng dào jìng shēn shān, jiě xiào guāng yīn jiě zhù yán.
茅庵養道靜深山,解笑光陰解駐顏。
shuí néng kǔ zhì lí rén jiān, gū yún qíng pì qǐ róng pān.
誰能苦志離人間,孤云情僻豈容攀。
rì cān sōng bǎi zhī qí wèi, bù wèn wáng hóu zhū zǐ guì.
日餐松柏知其味,不問王侯朱紫貴。
xiū xíng dàn hǎo bèi jīng zhuān, shí zhōu dòng fǔ yǒu shén xiān.
修行但好倍精專,十洲洞府有神仙。
“誰能苦志離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