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求存古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旁求存古意”全詩
愚心違善道,慧眼自分明。
大海波浪沒,深山棟木成。
旁求存古意,后學法先生。
分類:
《緣識》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緣識》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寫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一種對人生智慧和追求的思考,表達了對道德和歷史的思索和敬仰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皆救眼前急,
錐刀蘊利名。
愚心違善道,
慧眼自分明。
大海波浪沒,
深山棟木成。
旁求存古意,
后學法先生。
詩意和賞析:
《緣識》展示了宋太宗對于人生的領悟和思考。詩中首先提到了救治眼前急迫之事的重要性,意味著在處理眼下事務時要具備果斷和明智的決策能力。錐刀蘊利名,表達了在追求成功和名利時需要具備的決心和毅力。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詩"愚心違善道,慧眼自分明"則呈現了一個反思的態度。它表達了思想的深邃,指出愚昧的心智會違背良善的道德準則,而有智慧的眼睛則能自我辨別是非。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觀為喻,通過"大海波浪沒,深山棟木成"形象描繪了歷史的滄桑和時間的流轉。大海波浪的無垠廣闊和深山的森嚴高聳,象征著歷史的遼闊和深遠。這里宋太宗借景抒發了對歷史的敬仰和自己作為一個統治者的責任感。
最后兩句"旁求存古意,后學法先生"則表達了對前人智慧的推崇和學習的態度。旁求存古意意味著在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后學法先生則表明宋太宗對于先賢圣賢的敬仰和學習之心,希望能夠效法他們的行為和思想。
總體來說,《緣識》通過對現實和自然的描繪,展示了宋太宗對于智慧、道德和歷史的思考和追求。詩中表達了一種對于明智決策、道德行為和前人智慧的敬仰,體現了宋太宗作為皇帝的責任感和智慧的統治者形象。
“旁求存古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shí
緣識
jiē jiù yǎn qián jí, zhuī dāo yùn lì míng.
皆救眼前急,錐刀蘊利名。
yú xīn wéi shàn dào, huì yǎn zì fēn míng.
愚心違善道,慧眼自分明。
dà hǎi bō làng méi, shēn shān dòng mù chéng.
大海波浪沒,深山棟木成。
páng qiú cún gǔ yì, hòu xué fǎ xiān shēng.
旁求存古意,后學法先生。
“旁求存古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