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同心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然同心蒂”全詩
鶴頂磨丹明,猩唇染羅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稟。
青鳥蹙絳巾,奇膠綴琴軫。
子云畔牢愁,無偕溱洧贈。
思致玉瓏鬆,皎兮麗宮井。
江嶠瑣蠻煙,空煩洛生詠。
山僧遞形語,呵乃枯禪病。
喁諷獨移時,鶻沒天宇凈。
分類:
《僧庵崖上榴花》蘇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庵崖上榴花》是蘇籀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蒼崖上開放著紅色的榴花,映照著清澈的眼睛,風吹過,窗欞分明可見。僧人戴著紅色的頂冠,磨礪著紅色的丹砂,最終染上了深紅的唇色。天然的花蕾相連,形態各異,物質間的差異性很明顯。青色的鳥兒蹙起紅色的巾帽,奇特的膠漆點綴了琴軫。在子云旁邊,囚禁著悲愁,不能同行溱洧相贈。思緒使玉瓏鬆上的人心動搖,閃耀著光彩的宮井。江嶠上的瑣碎蠻草煙,讓人心煩意亂,無法再誦洛生的詩歌。山上的僧人傳遞出含義深遠的語言,喚醒了那些枯寂的禪宗疾病。喃喃低語喚起了獨立時光,鶻鳥消失在清澈的天空中,寧靜無塵。
詩意:
《僧庵崖上榴花》描繪了一幅景色優美而富有禪意的畫面。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將紅色的榴花、青色的鳥兒、僧人的動作等元素融入詩中,展現了自然界和人文景觀的和諧之美。通過描述紅色榴花的鮮艷和紅色唇色的染色,表達了物質存在的多樣性和世間萬物的不同稟賦。詩人還以山僧的形象,表達了禪宗的思想和佛教修行者與世隔絕的境界。
賞析:
《僧庵崖上榴花》以精細入微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的交融,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意境。通過對紅榴花、鳥兒、僧人等形象的描繪,詩人展示了世間物質的多樣性和獨特之處。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佛教禪宗的氛圍,以山僧的形象暗示了禪宗修行者追求心靈凈化和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精準的描摹,勾勒出一幅清新、高遠的山水畫卷,給人以靜謐、思考的空間。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交融,詩詞傳遞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
“天然同心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ān yá shàng liú huā
僧庵崖上榴花
cāng yá yǒu hóng liú, zhào yǎn fēng líng jiǒng.
蒼崖有紅榴,照眼風欞迥。
hè dǐng mó dān míng, xīng chún rǎn luó jìng.
鶴頂磨丹明,猩唇染羅竟。
tiān rán tóng xīn dì, wù lǐ yǒu shū bǐng.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稟。
qīng niǎo cù jiàng jīn, qí jiāo zhuì qín zhěn.
青鳥蹙絳巾,奇膠綴琴軫。
zi yún pàn láo chóu, wú xié qín wěi zèng.
子云畔牢愁,無偕溱洧贈。
sī zhì yù lóng sōng, jiǎo xī lì gōng jǐng.
思致玉瓏鬆,皎兮麗宮井。
jiāng jiào suǒ mán yān, kōng fán luò shēng yǒng.
江嶠瑣蠻煙,空煩洛生詠。
shān sēng dì xíng yǔ, ā nǎi kū chán bìng.
山僧遞形語,呵乃枯禪病。
yóng fěng dú yí shí, gǔ méi tiān yǔ jìng.
喁諷獨移時,鶻沒天宇凈。
“天然同心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