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憐屈宋鳴中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憐屈宋鳴中古”全詩
常憐屈宋鳴中古,不遇丘軻放一頭。
文賦東坡推典麗,簡書西路失歸休。
看公議論方游夏,豈數蘇州與柳州。
分類:
《次韻答晁以道見贈二首》蘇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答晁以道見贈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籀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骨子里蘊藏的智慧和謀略的思考,以及對囹圄中的憂思和秋天的感嘆。作者經常懷念屈宋鳴和中古時期的偉人,卻未能像丘軻那樣自由自在地施展才華。蘇籀認為文賦才華超越了東坡,但他卻因為簡書被流放而失去了返回西路的機會。他看到了公眾對他的議論,他的足跡遍及夏天的很多地方,但他只能在蘇州和柳州之間來回。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命運的不滿。他對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感到自豪,但卻無法自由展現,被困在牢籠中的憂思令他不禁感慨。他懷念過去的偉人和英雄,并對自己的處境感到遺憾。盡管他在文學才華方面超過了東坡,但他卻因為被流放而失去了回家的機會。他看到了公眾對他的議論,他曾在各地流浪,卻只能在蘇州和柳州之間徘徊。
這首詩詞揭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命運的思考,同時也反映出宋代士人的境遇。盡管他們擁有才華和智慧,但他們的才華卻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因為他們受到種種限制和束縛。這首詩詞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展現了作者的矛盾情感和對自由的渴望。
“常憐屈宋鳴中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cháo yǐ dào jiàn zèng èr shǒu
次韻答晁以道見贈二首
gǔ suǐ jiān cáng wàn gǔ móu, pàn láo chóu sī bù jīn qiū.
骨髓緘藏萬古謀,畔牢愁思不禁秋。
cháng lián qū sòng míng zhōng gǔ, bù yù qiū kē fàng yī tóu.
常憐屈宋鳴中古,不遇丘軻放一頭。
wén fù dōng pō tuī diǎn lì, jiǎn shū xī lù shī guī xiū.
文賦東坡推典麗,簡書西路失歸休。
kàn gōng yì lùn fāng yóu xià, qǐ shù sū zhōu yǔ liǔ zhōu.
看公議論方游夏,豈數蘇州與柳州。
“常憐屈宋鳴中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