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犍戶富犁千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犍戶富犁千畝”全詩
烏犍戶富犁千畝,蒼簳梯空擢萬竿。
犖犖馬鞭貪快睹,森森僧席飫奇觀。
未應泉石減天竺,自古英靈招考槃。
分類:
《訪鹿田二首》蘇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鹿田二首》是蘇籀的作品,描繪了北山麓的隱士和碧崖上的將軍樹,以及周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隱士云凝北山麓,
將軍樹竦碧崖寒。
譯文:
在北山麓上,有一位隱士凝視著云彩,
將軍樹挺立在寒冷的碧崖上。
詩意:
這首詩以北山麓上的隱士和碧崖上的將軍樹為中心,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壯麗的自然景觀。隱士凝視著云彩,似乎在追求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而將軍樹則象征著堅韌和力量,挺立在寒冷的碧崖上,展現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
賞析:
詩中的北山麓是一個寂靜而神秘的地方,隱士的存在使整個景觀更加幽深。隱士云凝北山麓,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的凝視和超脫塵世的追求。將軍樹竦立在碧崖上,寒冷的環境并沒有削弱它的生命力,反而顯得更加堅韌和勇敢。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類精神的追求。
第二首:
烏犍戶富犁千畝,
蒼簳梯空擢萬竿。
犖犖馬鞭貪快睹,
森森僧席飫奇觀。
未應泉石減天竺,
自古英靈招考槃。
譯文:
烏犍戶在富饒的千畝田地上耕種,
蒼簳梯空擢起萬竿。
馬鞭揮動之聲清脆快速,
僧席上的莊嚴景象令人驚嘆。
泉水和石頭還未能減少天竺的美景,
自古英靈聚集在考槃。
詩意:
第二首詩通過描繪田園景色和僧人的莊嚴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贊美。烏犍戶在富饒的田地上耕種,展現了農民的勤勞和豐收的景象;蒼簳梯挺立在空中,象征著豐收的稻谷,給人以壯美的感覺。馬鞭揮動和僧席上的莊嚴景象則傳達出一種喜悅和敬畏之情。泉水和石頭未能減少天竺的美景,表明這里的景色仍然保持著古老的靈性和吸引力。
賞析:
第二首詩以田園景色和僧人的莊嚴場景為背景,展現了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壯美。烏犍戶在豐收的田地上忙碌,呈現出一派勤勞致富的景象;蒼簳梯的聳起則象征著農田的豐收和稻谷的壯美。馬鞭的揮動聲音清脆而快速,給人一種歡快和活力的感覺;僧席上的莊嚴景象令人驚嘆,彰顯出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尊嚴。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贊美,并暗示了這個地方的靈性和吸引力依然保持著。
總的來說,《訪鹿田二首》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隱士、將軍樹、烏犍戶、蒼簳梯、馬鞭和僧席等形象,傳達了對自然力量和人類精神的贊美和追求。詩詞中的景象和意象相互呼應,展示出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敬畏之情,以及對靈性和美的追逐。
“烏犍戶富犁千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lù tián èr shǒu
訪鹿田二首
yǐn shì yún níng běi shān lù, jiāng jūn shù sǒng bì yá hán.
隱士云凝北山麓,將軍樹竦碧崖寒。
wū jiān hù fù lí qiān mǔ, cāng gǎn tī kōng zhuó wàn gān.
烏犍戶富犁千畝,蒼簳梯空擢萬竿。
luò luò mǎ biān tān kuài dǔ, sēn sēn sēng xí yù qí guān.
犖犖馬鞭貪快睹,森森僧席飫奇觀。
wèi yīng quán shí jiǎn tiān zhú, zì gǔ yīng líng zhāo kǎo pán.
未應泉石減天竺,自古英靈招考槃。
“烏犍戶富犁千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