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才畎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傷才畎澮”全詩
暫停隨梗浪,猶閱敗霜荷。
恨阻還江勢,思深到海波。
自傷才畎澮,其奈贈珠何。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激射分流寬,灣環此地多。
暫停隨著梗浪,仍然看著敗霜荷。
悔恨阻礙還江勢,思念深入海波。
自嘆才華匱乏,怎么奈何贈與珍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元稹寫給他在嚴茅寓居時的宅邸主人鄭公的贈詩。詩中描繪了居所周圍美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自嘆才華匱乏之感。
詩的第一句“激射分流寬,灣環此地多”描述了詩人居住的地方有寬廣的水域分隔,灣灣曲曲。這種分流的景色讓詩人感到開闊和寬廣,寓意著詩人的心境也變得寬廣開闊。
接下來的兩句“暫停隨著梗浪,仍然看著敗霜荷”描繪了詩人暫時停留在這里,隨著水草起伏,又看到了湖中枯萎的荷花。這里的“敗霜荷”寓意詩人的心情凄涼,與荷花落敗的景象相呼應,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
接下來的兩句“悔恨阻礙還江勢,思念深入海波”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深深地悔恨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回到江邊,不能回到心愛的地方。思念之情則象征著詩人的思鄉之情深入心海,無法忘懷。
最后兩句“自嘆才華匱乏,怎么奈何贈與珍珠”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匱乏的自嘲之情。詩人比喻自己的才華如同珍珠一樣寶貴,但卻無法奈何贈與他人,表達了他內心對自身能力的不滿和自嘆。
整首詩以豪放的筆墨,描繪了自然景色,并在其中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自我嘲諷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深切的情感和對才華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自身的思索。
“自傷才畎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yáng zhèng gōng yǐ zhěn yù jū yán máo yǒu chí táng zhī shèng jì shī sì shǒu yīn yǒu yì xiàn
滎陽鄭公以稹寓居嚴茅有池塘之勝寄詩四首因有意獻
jī shè fēn liú kuò, wān huán cǐ dì duō.
激射分流闊,灣環此地多。
zàn tíng suí gěng làng, yóu yuè bài shuāng hé.
暫停隨梗浪,猶閱敗霜荷。
hèn zǔ hái jiāng shì, sī shēn dào hǎi bō.
恨阻還江勢,思深到海波。
zì shāng cái quǎn huì, qí nài zèng zhū hé.
自傷才畎澮,其奈贈珠何。
“自傷才畎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