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暫憂饑茅屋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暫憂饑茅屋下”全詩
雖暫憂饑茅屋下,終期射策玉犀前。
文辭華實宜撐腹,際運窮通一任天。
有志會須能卒事,豈令久困握空拳。
分類:
《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孫應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孫應時。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
朝代:宋代
作者:孫應時
兇年滿目灶無煙,
糴貴家貧且鬻田。
雖暫憂饑茅屋下,
終期射策玉犀前。
文辭華實宜撐腹,
際運窮通一任天。
有志會須能卒事,
豈令久困握空拳。
詩意和賞析:
《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描繪了一個貧困家庭在兇年時的生活景象,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和對堅持奮斗的呼喚。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兇年的景象,灶無煙暗示了家庭生計困難,生活的艱辛一覽無余。第二句提到家庭為了生計不得不出售田地。詩中的"糴貴家貧"表達了作者家境貧寒,但仍然不得不賣田籍來維持生計。
然而,盡管暫時面臨饑餓和貧困,詩的第三句表示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茅屋下的憂慮是暫時的,最終會有機會去參加科舉考試,追求功名利祿。"終期射策玉犀前"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科舉考試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強調了奮斗的重要性和命運的不可抗拒。"文辭華實宜撐腹"意味著作者要通過才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積極進取。"際運窮通一任天"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理解,認為人的命運受天時地利的制約,但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機遇和改變命運。
最后兩句強調了堅持奮斗和實現志向的重要性。"有志會須能卒事"表明只有有志向并且實際行動才能達到目標。"豈令久困握空拳"意味著不愿意長期處于困境中,不愿意空手而歸。
整首詩通過描述貧困家庭的生活狀況,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和對努力奮斗的呼喚。詩中融入了對命運和奮斗的思考,以及對志向實現的追求,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啟示。
“雖暫憂饑茅屋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hé jiā dà rén yù tián xùn zi shī yùn
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
xiōng nián mǎn mù zào wú yān, dí guì jiā pín qiě yù tián.
兇年滿目灶無煙,糴貴家貧且鬻田。
suī zàn yōu jī máo wū xià, zhōng qī shè cè yù xī qián.
雖暫憂饑茅屋下,終期射策玉犀前。
wén cí huá shí yí chēng fù, jì yùn qióng tōng yī rèn tiān.
文辭華實宜撐腹,際運窮通一任天。
yǒu zhì huì xū néng zú shì, qǐ lìng jiǔ kùn wò kōng quán.
有志會須能卒事,豈令久困握空拳。
“雖暫憂饑茅屋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