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纘世基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載纘世基日”全詩
伏蒲鳳岡上,持節雁峰邊。
外閫風猷遠,中臺出處全。
履聲傷易盡,不得輔中天。
分類:
《呂尚書挽章》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尚書挽章》是宋代詩人王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載纘世基日,
群公扈圣年。
伏蒲鳳岡上,
持節雁峰邊。
外閫風猷遠,
中臺出處全。
履聲傷易盡,
不得輔中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呂尚書的挽歌之情。呂尚書是指呂文端,他在宋真宗趙恒的朝廷中擔任要職,負責文案的起草和處理。詩人借呂尚書的名字,表達對他的贊頌和悼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呂尚書在位期間的光輝歲月和辛勤工作,以及過早離世的遺憾之情,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宋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融來表達詩人的情感。首兩句“載纘世基日,群公扈圣年”,以典故和古代史書中的記載來凸顯呂尚書的卓越才能和功績,同時也表達了對他在朝廷中為國家盡職盡責的敬佩之情。
后兩句“伏蒲鳳岡上,持節雁峰邊”,通過描繪呂尚書擔任官職時的工作場景,展示了他的職責和忠誠。蒲鳳岡和雁峰都是重要的政務地點,詩人借以象征呂尚書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責任。
接下來的兩句“外閫風猷遠,中臺出處全”,用以形容呂尚書的聲望和影響力。他的政績和才能超越了朝廷的邊陲,成為了全國所共知的人物。
最后兩句“履聲傷易盡,不得輔中天”,表達了對呂尚書過早離世的惋惜和遺憾之情。詩人認為呂尚書的才華和聲望將很快消散,而他也未能在更高的位置上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這種表達既表現了對逝者的懷念,也抒發了詩人對理想國家和理想官員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呂尚書的贊頌和悼念,表達了對他在朝廷中的卓越才能和貢獻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反思了現實中官員的職責和使命。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詩人將個人情感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展現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載纘世基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shàng shū wǎn zhāng
呂尚書挽章
zài zuǎn shì jī rì, qún gōng hù shèng nián.
載纘世基日,群公扈圣年。
fú pú fèng gāng shàng, chí jié yàn fēng biān.
伏蒲鳳岡上,持節雁峰邊。
wài kǔn fēng yóu yuǎn, zhōng tái chū chù quán.
外閫風猷遠,中臺出處全。
lǚ shēng shāng yì jǐn, bù dé fǔ zhōng tiān.
履聲傷易盡,不得輔中天。
“載纘世基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