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寺經山只一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寺經山只一層”全詩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風夜撲燈。
何日庵居同兀兀,羨君身外只騰騰。
是非不到爭多少,前寺經山只一層。
分類:
《贈后庵顯裕僧》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后庵顯裕僧》是宋代王洋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壞色寒惟破面藤,
寄情顯裕一孤僧。
花天捧日朝分供,
山鬼呼風夜撲燈。
何日庵居同兀兀,
羨君身外只騰騰。
是非不到爭多少,
前寺經山只一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孤僧在后庵的景象。寒冷的氛圍下,庵內已經破敗不堪,藤蔓蔓延,但其中卻有一位名為顯裕的僧人。在這個庵里,他獨自修行,虔誠地向花天獻上供品,夜晚時山鬼呼嘯著,撲向他點亮的燈火。詩人羨慕顯裕能夠擺脫塵世的紛擾,專心修行,心境寧靜,與外界的煩惱無關。詩詞最后提到了前方的寺廟,經過山脈,只有一層,暗示著與后庵相比,寺廟的規模不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后庵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僧人顯裕專注修行的羨慕之情。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僧人生活為主題,通過對壞色、花天、山鬼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與超脫的境界。詩中的"壞色寒惟破面藤"形象地描繪了庵內的破敗景象,寒冷的氣氛增強了僧人的孤獨感。"花天捧日朝分供"表達了僧人虔誠向佛的心情,將美好的事物奉獻給佛祖。"山鬼呼風夜撲燈"則揭示了修行者在黑夜中面對外界干擾時的堅定與勇敢。詩詞最后的"是非不到爭多少,前寺經山只一層"表達了詩人對于紛擾世事的厭倦之情,對于僧人能夠置身于紛擾之外的羨慕與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出了僧人顯裕在后庵的修行生活,通過對庵內景象的描繪,深化了對僧人專注修行和超脫塵世的理解。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與思考的空間,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心靈凈化、遠離紛擾的文化氛圍。
“前寺經山只一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òu ān xiǎn yù sēng
贈后庵顯裕僧
huài sè hán wéi pò miàn téng, jì qíng xiǎn yù yī gū sēng.
壞色寒惟破面藤,寄情顯裕一孤僧。
huā tiān pěng rì cháo fēn gōng, shān guǐ hū fēng yè pū dēng.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風夜撲燈。
hé rì ān jū tóng wù wù, xiàn jūn shēn wài zhǐ téng téng.
何日庵居同兀兀,羨君身外只騰騰。
shì fēi bú dào zhēng duō shǎo, qián sì jīng shān zhǐ yī céng.
是非不到爭多少,前寺經山只一層。
“前寺經山只一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