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道士人不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溪道士人不識”全詩
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朱寫周易。
分類: 步虛詞
作者簡介(高駢)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雜歌謠辭·步虛詞》高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歌謠辭·步虛詞
青溪道士人不識,
上天下天鶴一只。
洞門深鎖碧窗寒,
滴露研朱寫周易。
中文譯文:
在青溪,有一個道士,他不認識人世間的人,
他可以飛上天空,也可以飛下深淵,他的身邊只有一只孤獨的鶴。
他的洞門深深地關著,碧玉窗戶被寒冷凝固,
他滴取露珠,用紅墨研磨,用來書寫周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與世隔絕的道士。他不與人為伍,而是追求超脫塵世的境界。他能夠在天空中飛翔,又可以到達地底,與一只孤獨的鶴為伴。他的洞門深深關閉,窗戶冰冷而清澈。他以水珠為墨,書寫周易,探索宇宙的奧秘。
賞析:
這首詩以蘊含深遠哲理的形象描繪了一個與凡人世界隔絕的道士。青溪道士象征著追求超凡脫俗的人,而他所具有的神秘能力則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洞門與碧窗的描寫則體現了道士的清凈與超然。最后,以滴露研朱寫周易的場景,則表達了他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和對道教文化的傳承。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道士追求超凡境界的精神追求。
“青溪道士人不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ē yáo cí bù xū cí
雜歌謠辭·步虛詞
qīng xī dào shì rén bù shí, shàng tiān xià tiān hè yì zhī.
青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只。
dòng mén shēn suǒ bì chuāng hán, dī lù yán zhū xiě zhōu yì.
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朱寫周易。
“青溪道士人不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