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白云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與白云閒”全詩
身侔黃鶴瘦,心與白云閒。
囊里詩無俗,毫端畫有山。
忽驚時節換,塞雁又南還。
分類:
《三用韻十首》楊公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公遠的《三用韻十首》是宋代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作者性情野逸、追求幽靜隱逸的生活態度。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用韻十首》的中文譯文:
性野耽幽隱,
茅茨一二間。
身侔黃鶴瘦,
心與白云閒。
囊里詩無俗,
毫端畫有山。
忽驚時節換,
塞雁又南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自己的生活境況和內心情感,表達了他對自然和詩畫的熱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篇,以“性野耽幽隱”來形容作者的個性特點,表明他具有野性和迷戀幽靜隱逸的傾向。接著,茅茨一二間的描繪出一座簡樸的茅屋,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的意境。黃鶴瘦的身體形象,表達出作者生活清貧的狀態,但他的內心卻與白云一般自由自在、閑適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囊里詩無俗,毫端畫有山”揭示了作者內心的世界。他的背囊中裝滿了不落俗套的詩篇,每一筆每一畫都充滿了山水之境。這體現了作者對詩歌和繪畫的熱愛與追求,也代表了他對藝術創作的執著和精神世界的豐富。
最后兩句“忽驚時節換,塞雁又南還”,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的感慨。當季節轉換,大雁南飛之時,作者被喚醒,意識到時光已經過去,而自己仍然身處在隱逸的生活中。這種幽靜的生活狀態不斷與外界發生碰撞和沖突,但作者仍然堅守著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的生活環境、心境和感悟,展現了他對自然、詩歌和藝術的熱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世界相結合,給人一種寧靜、自由、超脫塵俗的美感。
“心與白云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òng yùn shí shǒu
三用韻十首
xìng yě dān yōu yǐn, máo cí yī èr jiān.
性野耽幽隱,茅茨一二間。
shēn móu huáng hè shòu, xīn yǔ bái yún xián.
身侔黃鶴瘦,心與白云閒。
náng lǐ shī wú sú, háo duān huà yǒu shān.
囊里詩無俗,毫端畫有山。
hū jīng shí jié huàn, sāi yàn yòu nán hái.
忽驚時節換,塞雁又南還。
“心與白云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