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慳滿六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慳慳滿六旬”全詩
維摩寧久病,孺子豈長貧。
雖欠詩邊興,還存筆底春。
莫言憔悴損,梅瘦越精神。
分類:
《病起三首》楊公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起三首》是宋代楊公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痛使我彈指嘆息,生活艱辛已滿六十年。我像維摩菩薩一樣長期患病,可孩子們怎么能長久地貧窮呢?盡管我沒有寫出滿意的詩作,但春天的景象仍然存留在我的筆尖之間。不要說我憔悴消瘦,梅花雖然瘦小卻依然有著精神的魅力。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病痛中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通過彈指嘆吟來表達自己身體的痛苦和無奈。他已經度過了六十個艱辛的年頭,但病痛卻一直纏繞著他,使他無法享受安寧的晚年。他借用了維摩菩薩的形象,來表達自己長期患病的狀況,而對于孩子們的貧窮,他深感自責和無奈。
盡管作者在詩詞創作方面有所不足,但他依然保持著詩人的情懷,筆底流淌著春天的氣息。這種執著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顯示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詩歌的堅持。
最后兩句“莫言憔悴損,梅瘦越精神”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的心態。雖然他的身體狀況不佳,但他不愿被人評說為憔悴和衰弱,他用梅花的瘦小來比喻自己,強調自己內心的精神與意志依然堅韌不拔。
這首詩詞通過病痛和貧窮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雖然生活給予他諸多考驗,但他依然保持著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對美的追求,展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慳慳滿六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qǐ sān shǒu
病起三首
tán zhǐ tàn yín shēn, qiān qiān mǎn liù xún.
彈指嘆吟身,慳慳滿六旬。
wéi mó níng jiǔ bìng, rú zǐ qǐ zhǎng pín.
維摩寧久病,孺子豈長貧。
suī qiàn shī biān xìng, hái cún bǐ dǐ chūn.
雖欠詩邊興,還存筆底春。
mò yán qiáo cuì sǔn, méi shòu yuè jīng shén.
莫言憔悴損,梅瘦越精神。
“慳慳滿六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