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修時不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蹇修時不存”全詩
盈盈樓上女,耿耿如相依。
歲月忽已晚,草木變芬菲。
扳條折其榮,風流付枕幃。
蹇修時不存,悠悠誰與歸。
仰視浮云馳,俯見月在衣。
置書懷袖中,有約吾敢違。
愿寄雙飛燕,為我西北飛。
分類:
《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月照高樓,永夜不闔扉。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高樓,夜晚門扉永不關閉。
這兩句描繪了明亮的月光照耀著高樓,而樓內的人們似乎也沒有安眠,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不安。高樓和明月成為了作者孤獨的見證者。
盈盈樓上女,耿耿如相依。
樓上的女子眼神明亮,和我相互依偎。
這兩句表達了樓上的女子和作者之間的親密關系,兩人彼此依偎,共同面對孤獨和困苦。
歲月忽已晚,草木變芬菲。
歲月轉瞬即逝,草木漸漸變得繁花似錦。
這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萬物的變化,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世界的無常。
扳條折其榮,風流付枕幃。
折斷了青春的花枝,風流才能夠離開枕幃。
這兩句描繪了年少時光的逝去,青春的榮光已經折斷,風流與歡愉也隨之遠離。
蹇修時不存,悠悠誰與歸。
殘疾的修道者已不能存世間,孤寂之中歸于何處?
這兩句描繪了殘疾的修道者,他已無法在世間生存,對于他來說,歸宿何在,孤獨無依。
仰視浮云馳,俯見月在衣。
抬頭望去,浮云飛馳而過;低頭看去,明月掛在天空。
這兩句以對比的方式描繪了作者的視角,他抬頭仰望浮云的飛馳,低頭俯視明月的掛在天空,表達了他內心矛盾的情感。
置書懷袖中,有約吾敢違。
把書藏在懷袖里,有約定我敢違背嗎?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某種承諾或約定的敬重和堅守,他將書藏在懷袖中,暗示了他對約定的重視。
愿寄雙飛燕,為我西北飛。
愿意寄托于雙飛的燕子,為我飛向西北方。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離愁和希望,他希望能夠借助燕子傳遞思念之情,讓燕子代為飛向他所思念的西北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明月照耀高樓、樓上女子的形象,以及對時間流轉、青春逝去和孤獨無依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追求和對承諾的堅守。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與人生命運的對比,詩中蘊含著對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思索。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
“蹇修時不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èng dé yí nǐ gǔ jí jù
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
míng yuè zhào gāo lóu, yǒng yè bù hé fēi.
明月照高樓,永夜不闔扉。
yíng yíng lóu shàng nǚ, gěng gěng rú xiāng yī.
盈盈樓上女,耿耿如相依。
suì yuè hū yǐ wǎn, cǎo mù biàn fēn fēi.
歲月忽已晚,草木變芬菲。
bān tiáo zhé qí róng, fēng liú fù zhěn wéi.
扳條折其榮,風流付枕幃。
jiǎn xiū shí bù cún, yōu yōu shuí yǔ guī.
蹇修時不存,悠悠誰與歸。
yǎng shì fú yún chí, fǔ jiàn yuè zài yī.
仰視浮云馳,俯見月在衣。
zhì shū huái xiù zhōng, yǒu yuē wú gǎn wéi.
置書懷袖中,有約吾敢違。
yuàn jì shuāng fēi yàn, wèi wǒ xī běi fēi.
愿寄雙飛燕,為我西北飛。
“蹇修時不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