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出深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鐘聲出深竹”全詩
偶隨白云去,棲此林下屋。
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
山僧老百壁,誰與伴幽獨。
分我云半間,欹枕聽飛瀑。
分類:
《宿棲真院分韻得獨字》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棲真院分韻得獨字》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清晨,青翠的樹葉涼意襲人,滴在衣上。
我踏在光滑的石蘚上,往前行走。
偶然地,我隨著白云一同飄去,棲身在這林間的小屋。
樓影傾斜于夕陽之下,遠處的鐘聲從深深的竹林中傳來。
山中的老僧人,已經覓得久違的寧靜,無人能與他分享這幽寂的時光。
給我分出一片云的空間,我便側身枕著聽那飛瀑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于石在山間小屋中的寧靜和宴遇。詩人在清晨感受到樹葉涼意的滴落,腳下踏著光滑的石蘚,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偶然跟隨白云飄蕩,找到這片寧靜的棲身之地,遠離塵囂。在這里,詩人欣賞到樓影傾斜于夕陽之下,深山中鐘聲的悠遠回響,感受到時光的靜謐。然而,山中的老僧因為有這樣幽靜的環境,能夠與自然共處,享受獨自的寧靜時光,而無人能夠與他分享這樣的幽靜。最后,詩人希望能夠有一片屬于自己的云端空間,倚枕聽那飛瀑的聲音,進一步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象為主線,通過對清晨、石蘚、白云、棲身小屋、樓影、鐘聲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渴望遠離塵囂的心情。詩人將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展示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向往。整首詩詞以清新雅致的筆觸,描繪了山間的寧靜和美好,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寧靜恬淡的山間世界,引發讀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整首詩詞以詩人的視角和情感為主線,抒發了對寧靜、寂寥和追求內心安寧的向往,給人一種恬靜和舒適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鐘聲出深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qī zhēn yuàn fēn yùn dé dú zì
宿棲真院分韻得獨字
kōng cuì lěng dī yī, shí xiǎn huá wú zú.
空翠冷滴衣,石蘚滑吾足。
ǒu suí bái yún qù, qī cǐ lín xià wū.
偶隨白云去,棲此林下屋。
lóu yǐng guà xié yáng, zhōng shēng chū shēn zhú.
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
shān sēng lǎo bǎi bì, shuí yǔ bàn yōu dú.
山僧老百壁,誰與伴幽獨。
fēn wǒ yún bàn jiān, yī zhěn tīng fēi pù.
分我云半間,欹枕聽飛瀑。
“鐘聲出深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