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道誼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以道誼期”全詩
相從何用頻,要以道誼期。
我初未識君,已誦班馬辭。
太學金薤篇,爛若琳瑯垂。
妙理溯家學,雄文想英姿。
天乎慰此心,而獲親芝眉。
一見語未盡,覺我驕氣移。
荷君偶過聽,得我嗟何遲。
我方縛微官,君亦居所疑。
于今五六年,見日常差池。
有時適相逢,一語不及私。
往往從容間,百篇惟新詩。
歸來念所得,如日身親之。
君將抱停涵,一灑澄江緇。
想君車馬至,短褐環旌旂。
萬口如一詞,是曰得所師。
一斑見稍稍,士氣今虹霓。
江城見儒英,而我失所資。
自慚索米久,不去今何為。
及瓜早歸歟,問舍江之湄。
政須邇門墻,作意頻追隨。
窮達于其天,紛紛徒自欺。
買羊沽酒日,剖此胸中奇。
分類:
《李兼濟分教江陰》袁說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從何用頻,要以道誼期。
當初我不認識你,已經讀班馬辭。
太學金薤篇,爛如琳瑯垂。
妙理逆家學,英雄文想英俊。
天啊慰人心,而獲得親芝眉。
一看到對未盡,覺得我驕氣移。
挑你偶然經過聽,讓我感嘆這么晚。
我方捆微官,你也住在所疑。
至今五六年,見到太陽常差池。
有時恰恰相逢,有一句話不到自己。
往往從容間,詩百篇更新。
回來念所能,如天親自的。
你要抱著停涵,一個灑澄江黑。
想您車馬到,短褐環旌旗。
萬口像一詞,這說得什么老師。
一斑見逐漸,士氣現在彩虹。
江城看到儒英,而我失去了所需。
自己慚愧索米長,現在為什么不去。
和瓜早回家嗎?,問住在長江之濱。
政治需要近門墻,作意頻頻追隨。
窮到了天,紛紛只是欺騙自己。
買羊買酒天,分析這胸中奇。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要以道誼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jiān jì fēn jiào jiāng yīn
李兼濟分教江陰
jié jiāo bù zài jiǔ, dàn wèn jiāo zhě shuí.
結交不在久,但問交者誰。
xiāng cóng hé yòng pín, yào yǐ dào yì qī.
相從何用頻,要以道誼期。
wǒ chū wèi shí jūn, yǐ sòng bān mǎ cí.
我初未識君,已誦班馬辭。
tài xué jīn xiè piān, làn ruò lín láng chuí.
太學金薤篇,爛若琳瑯垂。
miào lǐ sù jiā xué, xióng wén xiǎng yīng zī.
妙理溯家學,雄文想英姿。
tiān hū wèi cǐ xīn, ér huò qīn zhī méi.
天乎慰此心,而獲親芝眉。
yī jiàn yǔ wèi jǐn, jué wǒ jiāo qì yí.
一見語未盡,覺我驕氣移。
hé jūn ǒu guò tīng, dé wǒ jiē hé chí.
荷君偶過聽,得我嗟何遲。
wǒ fāng fù wēi guān, jūn yì jū suǒ yí.
我方縛微官,君亦居所疑。
yú jīn wǔ liù nián, jiàn rì cháng chā chí.
于今五六年,見日常差池。
yǒu shí shì xiāng féng, yī yǔ bù jí sī.
有時適相逢,一語不及私。
wǎng wǎng cóng róng jiān, bǎi piān wéi xīn shī.
往往從容間,百篇惟新詩。
guī lái niàn suǒ de, rú rì shēn qīn zhī.
歸來念所得,如日身親之。
jūn jiāng bào tíng hán, yī sǎ chéng jiāng zī.
君將抱停涵,一灑澄江緇。
xiǎng jūn chē mǎ zhì, duǎn hè huán jīng qí.
想君車馬至,短褐環旌旂。
wàn kǒu rú yī cí, shì yuē dé suǒ shī.
萬口如一詞,是曰得所師。
yī bān jiàn shāo shāo, shì qì jīn hóng ní.
一斑見稍稍,士氣今虹霓。
jiāng chéng jiàn rú yīng, ér wǒ shī suǒ zī.
江城見儒英,而我失所資。
zì cán suǒ mǐ jiǔ, bù qù jīn hé wéi.
自慚索米久,不去今何為。
jí guā zǎo guī yú, wèn shě jiāng zhī méi.
及瓜早歸歟,問舍江之湄。
zhèng xū ěr mén qiáng, zuò yì pín zhuī suí.
政須邇門墻,作意頻追隨。
qióng dá yú qí tiān, fēn fēn tú zì qī.
窮達于其天,紛紛徒自欺。
mǎi yáng gū jiǔ rì, pōu cǐ xiōng zhōng qí.
買羊沽酒日,剖此胸中奇。
“要以道誼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