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相看其奈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握手相看其奈何”全詩
蠡盞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滟滟。
淚消語盡還暫眠,唯夢千山萬山險。
水環環兮山簇簇,啼鳥聲聲婦人哭。
離床別臉睡還開,燈灺暗飄珠蔌蔌。
山深虎橫館無門,夜集巴兒扣空木。
雨瀟瀟兮鵑咽咽,傾冠倒枕燈臨滅。
倦僮呼喚應復眠,啼雞拍翅三聲絕。
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別。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月濛濛兮山掩掩,
束束別魂眉斂斂。
蠡盞覆時天欲明,
碧幌青燈風滟滟。
月光朦朧,山巒漸漸隱沒;
離別之情緊縮,眉頭微微皺起。
蠡盞傾斜,天色漸漸明亮;
青色的燈罩,沙沙作響。
淚消語盡還暫眠,
唯夢千山萬山險。
水環環兮山簇簇,
啼鳥聲聲婦人哭。
淚水已流盡,言語也說盡,暫時入眠;
只有夢境中千山萬山都險峻。
水環繞著山峰,山峰連綿不斷;
啼鳥聲聲,仿佛是婦人的哭聲。
離床別臉睡還開,
燈灺暗飄珠蔌蔌。
山深虎橫館無門,
夜集巴兒扣空木。
離開床榻,回頭看見別離的面容,再次入睡;
燈火漸暗,飄動著微小的火星。
深山中,虎橫伏,驛館沒有門;
夜晚聚集的人們敲打空木。
雨瀟瀟兮鵑咽咽,
傾冠倒枕燈臨滅。
倦僮呼喚應復眠,
啼雞拍翅三聲絕。
雨悠悠地落下,鵑鳥悲鳴;
頭巾傾斜,枕頭倒了,燈火將盡。
疲倦的仆人呼喚,應該再次入眠;
啼雞揮動著翅膀,發出三聲絕響。
握手相看其奈何,
奈何其奈天明別。
緊握著彼此的手,相互凝視,不知如何是好;
無奈之情,無奈之情,天明時將要離別。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別離之夜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之情。月光朦朧、山巒漸漸隱沒,象征著情感的深沉和離別的蕭索。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如蠡盞傾斜、碧幌青燈,以及水環繞山峰、啼鳥聲聲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受力。整首詩以夜晚的別離為主題,通過描寫細膩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人們在離別時的痛苦和無奈。
“握手相看其奈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ōng zhōu dīng xī guǎn yè bié lǐ jǐng xìn sān shǒu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
yuè méng méng xī shān yǎn yǎn, shù shù bié hún méi liǎn liǎn.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別魂眉斂斂。
lí zhǎn fù shí tiān yù míng,
蠡盞覆時天欲明,
bì huǎng qīng dēng fēng yàn yàn.
碧幌青燈風滟滟。
lèi xiāo yǔ jǐn hái zàn mián, wéi mèng qiān shān wàn shān xiǎn.
淚消語盡還暫眠,唯夢千山萬山險。
shuǐ huán huán xī shān cù cù, tí niǎo shēng shēng fù rén kū.
水環環兮山簇簇,啼鳥聲聲婦人哭。
lí chuáng bié liǎn shuì hái kāi,
離床別臉睡還開,
dēng xiè àn piāo zhū sù sù.
燈灺暗飄珠蔌蔌。
shān shēn hǔ héng guǎn wú mén, yè jí bā ér kòu kōng mù.
山深虎橫館無門,夜集巴兒扣空木。
yǔ xiāo xiāo xī juān yàn yàn, qīng guān dào zhěn dēng lín miè.
雨瀟瀟兮鵑咽咽,傾冠倒枕燈臨滅。
juàn tóng hū huàn yīng fù mián,
倦僮呼喚應復眠,
tí jī pāi chì sān shēng jué.
啼雞拍翅三聲絕。
wò shǒu xiàng kàn qí nài hé, nài hé qí nài tiān míng bié.
握手相看其奈何,奈何其奈天明別。
“握手相看其奈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