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憐甲士寒侵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尤憐甲士寒侵骨”全詩
尤憐甲士寒侵骨,十萬邊兵政有辭。
分類:
《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嘲雪》袁說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嘲雪》
朝代:宋代
作者:袁說友
嘲雪的中文譯文:
浪走嬌兒意卻癡,
長安餓客最憂時。
尤憐甲士寒侵骨,
十萬邊兵政有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袁說友創作的,題目是《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嘲雪》。詩人通過描繪雪景,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戰亂的關切之情。
詩的第一句提到“浪走嬌兒意卻癡”,表明人們的心思在歡樂的背后仍然是愚昧無知的。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當人們在歡慶雪景時,卻對社會問題缺乏關注和認識,表現出人們對現實問題的漠視。
接下來的兩句“長安餓客最憂時,尤憐甲士寒侵骨”揭示了社會不公和戰亂對弱勢群體的影響。長安是當時的首都,餓客指的是那些饑餓的窮人,他們在寒冷的冬天面臨了巨大的困難和痛苦。而甲士則是指邊境上的士兵,他們在嚴寒中忍受著寒冷侵襲,為邊防安全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懷,抨擊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最后一句“十萬邊兵政有辭”則暗示了戰亂的嚴重程度。邊兵是指邊境上的軍隊,政有辭表示政府已無力應對邊境的危險局勢。這句話體現了詩人對戰亂的擔憂和對當時政府能力的質疑。
整首詩以嘲諷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不公和戰亂的不滿,呼吁人們關注社會問題,關心弱勢群體。通過描繪雪景,詩人巧妙地把社會現實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使詩意更加深遠,賦予了詩歌以感染力和思考的余地。
“尤憐甲士寒侵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g tài zhī gé xué yǒng xuě shí èr tí cháo xuě
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嘲雪
làng zǒu jiāo ér yì què chī, cháng ān è kè zuì yōu shí.
浪走嬌兒意卻癡,長安餓客最憂時。
yóu lián jiǎ shì hán qīn gǔ, shí wàn biān bīng zhèng yǒu cí.
尤憐甲士寒侵骨,十萬邊兵政有辭。
“尤憐甲士寒侵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