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傳未放雷嗚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臚傳未放雷嗚春”全詩
桃花水肥意騰躍,似欲上與青天干。
西昌有士龍變化,云可以乘泥可謝。
臚傳未放雷嗚春,弦誦猶挑燈破夜。
作成況遇今趙侯,螢窗開處吞龍洲。
儒風相高踏鵬背,士氣自敢騎鰲頭。
縣前洲觜年年長,圖讖會當應如響。
雁塔固無過我前,云臺更要在人上。
分類:
《龍州書院》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州書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豐。這首詩描繪了龍州書院的壯麗景象,體現了書院的崇高精神和文化意義。
詩詞中提到了西昌洲的龍屈蟠,形容了龍州書院宏偉壯麗的建筑,以及書院內書香濃郁的氛圍。桃花水肥意騰躍,似欲上與青天干,表達了書院的文化氛圍高漲,仿佛要直沖云霄,與天地相連。
詩詞中還描述了書院內的學子們,他們志向遠大,雖然身處龍變化的壯麗建筑之中,卻能保持謙遜和謹慎。他們勤奮好學,像云一樣乘風翱翔,像泥一樣謝逝光。他們懷著對知識的渴望,誦讀著經典,挑燈夜讀。
詩詞還提到了趙侯,表明這所書院受到趙侯的賞識和支持。趙侯打開了窗戶,讓書院的光芒照亮整個洲。這里的儒風盛行,人們的士氣高昂,敢于騎在龍頭上,意味著他們有著崇高的志向和自信的氣質。
最后,詩詞中提到了縣前洲、雁塔和云臺,與龍州書院相比較。作者認為縣前洲的年齡已經很長了,而龍州書院的圖讖應該會有如雷鳴般的回響。雁塔雖然在我之前,但云臺必須在人之上,這表明作者對自己所處的書院和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總之,《龍州書院》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龍州書院的壯麗景象和學子們的追求,展示了書院的文化繁榮和學術氛圍。詩詞充滿了豪情和自信,表達了對儒風的推崇和對文化的追求。
“臚傳未放雷嗚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zhōu shū yuàn
龍州書院
xī chāng yǒu zhōu lóng qū pán, zhǎo yá rùn zé lín jiǎ hán.
西昌有洲龍屈蟠,爪牙潤澤鱗甲寒。
táo huā shuǐ féi yì téng yuè, shì yù shàng yǔ qīng tiān gān.
桃花水肥意騰躍,似欲上與青天干。
xī chāng yǒu shì lóng biàn huà, yún kě yǐ chéng ní kě xiè.
西昌有士龍變化,云可以乘泥可謝。
lú chuán wèi fàng léi wū chūn, xián sòng yóu tiǎo dēng pò yè.
臚傳未放雷嗚春,弦誦猶挑燈破夜。
zuò chéng kuàng yù jīn zhào hóu, yíng chuāng kāi chù tūn lóng zhōu.
作成況遇今趙侯,螢窗開處吞龍洲。
rú fēng xiāng gāo tà péng bèi, shì qì zì gǎn qí áo tóu.
儒風相高踏鵬背,士氣自敢騎鰲頭。
xiàn qián zhōu zī nián nián zhǎng, tú chèn huì dāng yīng rú xiǎng.
縣前洲觜年年長,圖讖會當應如響。
yàn tǎ gù wú guò wǒ qián, yún tái gèng yào zài rén shàng.
雁塔固無過我前,云臺更要在人上。
“臚傳未放雷嗚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