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似面因風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平似面因風皺”全詩
稚綠已爭欺旭暑,老紅猶強護畸春。
水平似面因風皺,山遠如眉得雨顰。
物態到前長是笑,不知物態總關身。
分類:
《春夏之交沿途觸目》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夏之交沿途觸目》
春夏之交沿途觸目,
往年休嘆去駸駸。
只數今年且十旬,
稚綠已爭欺旭暑,
老紅猶強護畸春。
水平似面因風皺,
山遠如眉得雨顰。
物態到前長是笑,
不知物態總關身。
【中文譯文】
春夏之交,沿途景物令人動容,
不再憂嘆去年匆匆而過。
只數今年的時間不過十個旬,
嫩綠的葉片已經與旭日的炎熱爭相綻放,
老綻紅花仍然堅定地保護著獨特的春天。
水面平靜如同一張因風而泛起的細紋,
遠山仿佛一對眉毛因雨而輕蹙。
自然萬物的狀態對于人們來說長久地是一種笑容,
卻不知這種狀態總與人的身世息息相關。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夏交替之時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中開篇就提到了春夏之交的景物令人觸目,這種景象引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他表示不再憂嘆過去的歲月,而是關注眼前的瞬間。詩中的"去駸駸"形容去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暗示歲月易逝。
隨后,詩人描述了眼前的景物變化。他提到稚綠的葉片已經嫩綠欲滴,與炎熱的夏日競相綻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紅的花朵仍然堅定地保護著春天的獨特之美,表達了生命的頑強和生機的延續。
接下來,詩人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水面和遠山。他將水面比作一張因風而泛起的細紋,遠山則像是因為雨水而輕蹙的眉毛。這些描寫以細膩的筆觸展現出自然界的微妙變化,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變幻。
最后兩句"物態到前長是笑,不知物態總關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思考。他認為自然界的變化常常給人以歡愉,然而人們卻很少意識到自然界的變化與自身的關聯。這種觀察和思考也可引申為對人生的思考,人們往往只關注眼前的快樂與痛苦,卻很少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變化為線索,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象和抒發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瞬息即逝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水平似面因風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ià zhī jiāo yán tú chù mù
春夏之交沿途觸目
wǎng nián xiū tàn qù qīn qīn, zhǐ shù jīn nián qiě shí xún.
往年休嘆去駸駸,只數今年且十旬。
zhì lǜ yǐ zhēng qī xù shǔ, lǎo hóng yóu qiáng hù jī chūn.
稚綠已爭欺旭暑,老紅猶強護畸春。
shuǐ píng shì miàn yīn fēng zhòu, shān yuǎn rú méi dé yǔ pín.
水平似面因風皺,山遠如眉得雨顰。
wù tài dào qián zhǎng shì xiào, bù zhī wù tài zǒng guān shēn.
物態到前長是笑,不知物態總關身。
“水平似面因風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