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恐夫蕩去不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恐夫蕩去不歸”全詩
丫頭如許尚從母,學綰云鬟撩月梳。
諺謂女生俱外向,丫頭非有難婚相。
來婿曰贅嫁曰歸,固不敢請豈無望。
云鬟久綰行且笄,長成不似從母時。
擬學小姑嫁夫去,又恐夫蕩去不歸。
夫去不歸安所仰,終日望夫更惆悵。
不如老死作丫頭,庶免春閨惡情況。
丫頭休強笑望夫,世間夢想俱是妄。
分類:
《題丫頭巖》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丫頭巖》是宋代曾豐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婀娜的江南大小姑娘為題材,探討了女性在婚姻和人生選擇上所面臨的困境和內心掙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題丫頭巖
江南大小姑娘婀娜,
大姑從兒小姑從夫。
如此丫頭尚聽從母親之命,
學著綰云鬟,撩弄月光。
俗語說女子都外向,
丫頭卻難覓良緣。
來了婿子稱之為贅婿,
嫁了人家就說是歸宿。
實則不敢提親自己,
但心中懷揣一絲希望。
云鬟長久地編綰,
長大后與母親已不再相似。
想效仿小姑嫁給丈夫,
卻擔心丈夫蕩然無歸。
夫婿離去不知何處,
整日期盼夫君又憂愁。
與其守寡作丫頭,
或許能避免春閨的痛苦。
丫頭不必勉強微笑望夫,
人世間的幻想皆是虛妄。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大小姑娘的形象,反映了當時女性在婚姻中的無奈和困境,以及她們內心的掙扎和追求自主人生的愿望。詩中提到了丫頭在選擇婚姻對象時的困擾,她們往往被稱為贅婿,嫁入他人家庭后又被說成是回歸。詩人以綰云鬟、撩弄月光等描寫方式,表達了丫頭們對美好婚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女性在當時社會地位低下、婚姻束縛下的無奈和沮喪。詩人通過比較云鬟長久地編綰后與母親的不同之處,暗示了女性成長后逐漸失去自我,不再像從前與母親相似。
詩的結尾表達了一種無奈的情緒,詩人認為與其守寡作丫頭,或許還不如老死在丫頭的身份下,以此避免春閨帶來的痛苦。最后兩句"丫頭休強笑望夫,世間夢想俱是妄"則表達了對女性的現實境況和對世俗幻想的否定。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當時女性的處境和內心的掙扎,表達了對女性自主和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具有社會意義和情感內涵的作品。
“又恐夫蕩去不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ā tou yán
題丫頭巖
ē nuó jiāng nán dà xiǎo gū, dà gū cóng ér xiǎo cóng fū.
婀娜江南大小姑,大姑從兒小從夫。
yā tou rú xǔ shàng cóng mǔ, xué wǎn yún huán liāo yuè shū.
丫頭如許尚從母,學綰云鬟撩月梳。
yàn wèi nǚ shēng jù wài xiàng, yā tou fēi yǒu nán hūn xiāng.
諺謂女生俱外向,丫頭非有難婚相。
lái xù yuē zhuì jià yuē guī, gù bù gǎn qǐng qǐ wú wàng.
來婿曰贅嫁曰歸,固不敢請豈無望。
yún huán jiǔ wǎn xíng qiě jī, cháng chéng bù shì cóng mǔ shí.
云鬟久綰行且笄,長成不似從母時。
nǐ xué xiǎo gū jià fū qù, yòu kǒng fū dàng qù bù guī.
擬學小姑嫁夫去,又恐夫蕩去不歸。
fū qù bù guī ān suǒ yǎng, zhōng rì wàng fū gèng chóu chàng.
夫去不歸安所仰,終日望夫更惆悵。
bù rú lǎo sǐ zuò yā tou, shù miǎn chūn guī è qíng kuàng.
不如老死作丫頭,庶免春閨惡情況。
yā tou xiū qiǎng xiào wàng fū, shì jiān mèng xiǎng jù shì wàng.
丫頭休強笑望夫,世間夢想俱是妄。
“又恐夫蕩去不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