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何相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度量何相越”全詩
饑食山頂薇,寒編松上蘿。
豈敢怨明時,貧賤固其宜。
原憲樂窮巷,屈平愁深陂。
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遲。
屈子則已矣,原子有余輝。
分類:
《擬古》張九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是宋代張九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余生本無用,頹然落澗阿。
饑食山頂薇,寒編松上蘿。
豈敢怨明時,貧賤固其宜。
原憲樂窮巷,屈平愁深陂。
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遲。
屈子則已矣,原子有余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詩中的"余生"指的是作者的余下的生命,"頹然落澗阿"描繪了作者內心的頹廢和失落。詩中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如山頂的薇草、松上的蘿藤,以及貧困的生活狀況,表現了作者的貧賤和困苦。
然而,盡管作者身處困境,他并不怨恨時代的變遷,而是認為貧賤是合乎自然規律的。他說"貧賤固其宜",表達了對貧窮命運的接受和對命運的順從。詩中還提到了原憲和屈平,原憲是指原憲樂府,屈平則是屈原。這兩位古代文人都曾經歷過貧困和苦難,他們的經歷被用來與作者自身的處境相對比,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沉思。
詩詞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古代文人的引用,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貧困命運的接受和對命運的理解。詩中的語言樸素而含蓄,沒有過多的修飾和華麗的辭藻,卻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想。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對古代文人的引用,突出了作者的個人遭遇和對命運的思考。詩詞的結構緊湊,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的空間。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淡泊、坦然的情懷,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接納和對人生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體命運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作者深邃的內心世界,并引發讀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含蓄的意境,將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傳遞給讀者,引發共鳴。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意義,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度量何相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擬古
yú shēng běn wú yòng, tuí rán luò jiàn ā.
余生本無用,頹然落澗阿。
jī shí shān dǐng wēi, hán biān sōng shàng luó.
饑食山頂薇,寒編松上蘿。
qǐ gǎn yuàn míng shí, pín jiàn gù qí yí.
豈敢怨明時,貧賤固其宜。
yuán xiàn lè qióng xiàng, qū píng chóu shēn bēi.
原憲樂窮巷,屈平愁深陂。
dù liàng hé xiāng yuè, dào zài hú sù chí.
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遲。
qū zǐ zé yǐ yǐ, yuán zǐ yǒu yú huī.
屈子則已矣,原子有余輝。
“度量何相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