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闕入煙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宮闕入煙云”全詩
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云。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
耳目暫清曠,懷抱郁不伸。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
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
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登樂游園望》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登上樂園游覽,四望天空已昏暗。東北方煙霞繚繞,宮闕隱沒在云煙中。我喜歡站在這高處,突然感覺心中的塵垢消散。眼睛和思維都得到了一時的開闊,但內心的壓抑無法釋放。往下看去,十二街道上繁忙的車馬、人群,卻找不到心靈所向往的親近之人。像孔子那樣死在洛陽,像杜甫那樣被貶至荊門。可憐這南北的路上,高聳著的樓臺是誰的?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寫的是作者登上樂園游覽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人獨自一人登上樂游園,遠眺天空已昏暗,東北方籠罩在煙霞之中,宮闕隱藏在云煙中,給人一種迷蒙的感覺。然而,身處高處的作者感覺內心的煩躁和壓抑得到了暫時的宣泄,眼睛和思維得到了一時的開闊,但內心的壓抑無法釋放,抱怨自己的心境郁悶,無法表達情感。下視十二街,繁忙的街道上車馬往來,人群如織,但找不到內心所親近之人,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孤獨。最后,提到了孔子在洛陽舍生不履行他在世時的志向,還有杜甫被貶至荊門,通過這兩個歷史人物,表達出作者對人事變遷的感慨。最后,詩中提到了南北路上高樓聳立的人,暗示了社會眾多的名流才子,但又言之過早而未曾具名。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樂游園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以及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雖然身處繁華之地,但卻感到自己的內心無法得到滿足和放松,對現實社會的苦悶和孤獨有所感觸。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懷疑和思考,引發讀者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反思和思考。
“宮闕入煙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lè yóu yuán wàng
登樂游園望
dú shàng lè yóu yuán, sì wàng tiān rì xūn.
獨上樂游園,四望天日曛。
dōng běi hé ǎi ǎi, gōng què rù yān yún.
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云。
ài cǐ gāo chù lì, hū rú yí gòu fēn.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
ěr mù zàn qīng kuàng, huái bào yù bù shēn.
耳目暫清曠,懷抱郁不伸。
xià shì shí èr jiē, lǜ shù jiān hóng chén.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
chē mǎ tú mǎn yǎn, bú jiàn xīn suǒ qīn.
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kǒng shēng sǐ luò yáng, yuán jiǔ zhé jīng mén.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
kě lián nán běi lù, gāo gài zhě hé rén.
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宮闕入煙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