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月擬來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旬月擬來此”全詩
經行適多暇,喧寂自俱禪。
出寺半峰雨,歸房終夜泉。
獨慚心住著,仍是愛幽偏。
分類:
《同聞上人作》程嘉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聞上人作》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抒發詩人與友人同游寺廟、親近自然的心境為主題,表達了對清凈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幽靜之地的深深喜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
旬月擬來此,
同游亦偶然。
經行適多暇,
喧寂自俱禪。
出寺半峰雨,
歸房終夜泉。
獨慚心住著,
仍是愛幽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明代的景色和意象為背景,將詩人與友人同游寺廟的情景描繪得生動而細膩。詩人在旬月之間,計劃前來此地,而與友人相遇卻是偶然的巧合。他們在寺廟中漫步,享受著寧靜的氛圍,平和地度過每一天。在行走的過程中,有很多閑暇的時刻,這使得他們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四周的寧靜與喧囂的對比。他們共同沉浸于禪修的境界,安靜地聆聽內心的聲音。
詩中描繪了雨水打在山峰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離開寺廟時的情景。這雨水落在山峰上,從山上流下來,象征著一種清新與潔凈。而當詩人歸回自己的房間時,依然能夠聽到泉水的聲音,這是一種持久而寧靜的音響。通過描繪雨水和泉水,詩人傳達了一種恬靜和寧和的氛圍。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心的自責和愧疚。他承認自己心境太過固執,難以擺脫對幽靜之地的迷戀。他認為自己在追求寧靜的同時,也在將自己的心囚禁在這個偏僻的地方。盡管如此,他仍然深深地熱愛這種幽靜的環境,無法割舍。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與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人通過自省和思考,表達了對自己內心固執和追求幽靜的自責,但也展現了對幽靜之地的深深喜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并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使讀者能夠共鳴和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旬月擬來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wén shàng rén zuò
同聞上人作
xún yuè nǐ lái cǐ, tóng yóu yì ǒu rán.
旬月擬來此,同游亦偶然。
jīng xíng shì duō xiá, xuān jì zì jù chán.
經行適多暇,喧寂自俱禪。
chū sì bàn fēng yǔ, guī fáng zhōng yè quán.
出寺半峰雨,歸房終夜泉。
dú cán xīn zhù zhe, réng shì ài yōu piān.
獨慚心住著,仍是愛幽偏。
“旬月擬來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